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石恪画醉僧》
《石恪画醉僧》全文
宋 / 吴则礼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倒街卧路谁复嗔,粥鱼斋鼓强唤人。

莫疑只今五斗醉,要会从来三昧身。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shíhuàzuìsēng
sòng /

dǎojiēshuíchēnzhōuzhāiqiánghuànrén

zhījīndòuzuìyàohuìcóngláisānmèishēn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从来(cóng lái)的意思:表示事物的常态、习惯或一贯的状态。

三昧(sān mèi)的意思:指专注于某种境界或状态,心境深入,全神贯注。

五斗(wǔ dǒu)的意思:五斗是一个古代的计量单位,指的是五斗米,用来形容人吃得很多、贪吃。

要会(yào huì)的意思:指必须掌握、了解的知识、技能等。

只今(zhī jīn)的意思:此刻,现在

粥鱼(zhōu yú)的意思:指事物质朴、简单,缺乏变化或刺激。

注释
倒街卧路:形容醉酒或疲惫不堪的样子,倒在街上,躺在路上。
嗔:责怪,怨恨。
粥鱼斋鼓:僧侣们在清晨或斋戒时敲的鼓声,粥鱼指僧人的斋食。
五斗醉:原指陶渊明因不满官场而归隐,此处可能象征饮酒过量或逃避现实。
三昧身:佛教术语,指修行者达到心神专注、忘我入定的状态。
翻译
倒在街头,躺在路边,又有谁会责怪,僧侣们敲着斋饭的鼓声勉强唤醒了他。
别以为他现在是因为喝醉了才这样,他是在体验一种深刻的领悟,那是他的禅定境界。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醉酒的僧人与世俗生活相悖离的情景。"倒街卧路谁复嗔"一句,表达了僧人对世间纷扰无动于衷的态度,他躺在街道上,似乎已经超脱了世俗的评判和忧虑。"粥鱼斋鼓强唤人"则是对比鲜明地描绘了一幅常人的生活场景,他们被日常的饮食和宗教仪式所牵扯,但这都无法打扰到醉僧的清净世界。

接着,"莫疑只今五斗醉,要会从来三昧身"一句,则透露出诗人对醉酒状态的赞美。"五斗醉"形容的是极度的醉意,而"要会从来三昧身"则是说在这种醉态中,可以达到一种与宇宙合一、超然物外的精神境界。

整首诗通过对比,展现了诗人对于世俗生活和精神修养之间关系的独特思考。同时,这也体现出了中国古代文人对于饮酒作乐,追求心灵自由的文化传统。在这里,石恪画醉僧不仅是形象的描绘,更是诗人内心世界的映射。

作者介绍

吴则礼
朝代:宋   籍贯:今湖北阳新)

吴则礼 公元?年至一1121年字子副,富川(一作永兴,今湖北阳新)人。生年不详,卒于宋徽宗宣和三年。以父荫入仕。会为军器监主簿,因事谪荆州。官至直秘阁,知虢州。工诗,与唐庚、曾纡、陈道诸名士唱和。晚年居豫章,自号北湖居士。则礼著有北湖集十卷,长短句一卷,《书录解题》并傅于代。 
猜你喜欢

祀马将军竹枝辞·其三

曹州孽火遍烧天,不见兵车只汉川。

若得将军把关要,鸦军不用过山前。

(0)

偶成杂意四首·其一

清风被草木,岁岁蕃中园。

佳荫欲翳空,擢秀何争妍。

黄杨独咫尺,更说厄闰年。

惜哉坚正姿,何独悭于天。

(0)

为僧赋竹泉诗

竹不可无水,有水必有竹。

彼美槃涧阿,碧鲜映澄绿。

漱石戛鸣球,拂云森立玉。

苟得一以清,而况二吾足。

上人要心契,毋但悦其目。

物我趣不侔,亦恐难医俗。

(0)

小魏买马久不至以诗寄之

闻说黄金厩,骐驎惜别群。

犹来果下马,不必五花纹。

骏骨愁时晚,芗萁念夕矄。

老夫慵杖屦,待汝入嵩云。

(0)

淳化中朝会二十三首·其二再举酒毕用《威加海内》

振万方明德,疾徐咸可观。

铿锵动金奏,蹈厉总朱干。

夹进昭威武,申严警宴安。

守方推猛士,当用鹖为冠。

(0)

鹧鸪天

落花凝恨夕阳中。

(0)
诗词分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诗人
李曾伯 王绂 赵孟頫 杜牧 黄遵宪 曹植 魏了翁 王禹偁 薛蕙 洪适 王之道 文天祥 林朝崧 李俊民 史浩 姚鼐 罗洪先 贺铸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