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5月02日(农历四月初五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题雪篷》
《题雪篷》全文
明 / 张泰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麻]韵

寒波渺渺银沙,醉里人白玉槎。

一色缀珠三万树,江天何处梅花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白玉(bái yù)的意思:形容品质高尚、纯洁无瑕。

乘白(chéng bái)的意思:指乘坐白马,比喻以虚假的外表掩盖真实的本质。

何处(hé chǔ)的意思:指不确定的地方或未知的位置。

江天(jiāng tiān)的意思:指江河的天空,形容江河的辽阔和壮丽。

里人(lǐ rén)的意思:指与自己有亲近关系的人,也可以指内部人员。

梅花(méi huā)的意思:指人的品质或才能在逆境中得以展现出来。

渺渺(miǎo miǎo)的意思:形容事物微小、渺茫、不可捉摸。

一色(yī sè)的意思:指一种颜色或一种品质完全一致。

银沙(yín shā)的意思:形容金光闪闪、亮如银沙。

鉴赏

这首诗以“题雪篷”为题,由明代诗人张泰所作。诗中描绘了一幅冬日江面的静谧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雪景之美。

首句“寒波渺渺带银沙”,以“寒波”形容江水在冬季的寒冷与宁静,“渺渺”则描绘出江面的辽阔与深远,而“银沙”则是对江边雪地的生动比喻,整个画面呈现出一种冷冽而纯净的美感。

次句“醉里人乘白玉槎”,将人置于这幅冬日画卷之中,仿佛置身于梦境,乘着“白玉槎”(一种用玉石制成的小舟)在雪白的江面上游荡,营造出一种超脱世俗、飘逸洒脱的意境。

第三句“一色缀珠三万树”,运用夸张的手法,将江边的树木比作点缀在雪地上的珍珠,数量之多,色彩之丰富,展现出冬日雪景的繁复与美丽。

最后一句“江天何处认梅花”,将视线从地面转向天空,提出一个疑问:在这片洁白的天地间,何处能找到那点点梅花的踪迹?这一问,不仅增加了诗歌的悬念感,也暗示了梅花虽小,却能在严冬中绽放出生命的顽强与美丽,给人以深刻的思考和启示。

整首诗通过对冬日江面雪景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与赞美,同时也蕴含了对生命坚韧不拔精神的颂扬。

作者介绍

张泰
朝代:明

(1436—1480)苏州府太仓人,字亨父,号沧州。少与同里陆釴、陆容齐名,号称“娄东三凤”。天顺八年进士,授检讨,迁修撰。恬淡自守。诗名亚李东阳,弘治间艺苑皆称李怀麓、张沧州。书法亦翩翩可喜。有《沧州集》。
猜你喜欢

鸳鸯湖棹歌·其五十七

漏泽寺西估客多,楼前官道后官河。

正值喧阗日中市,杨花小伎抱筝过。

(0)

鸳鸯湖棹歌·其五十四

芳草城隅绿映衫,凤池坊北好抽帆。

徐恬旧宅芹泥暖,雨过斜阳燕子衔。

(0)

题画三首·其一

绮罗队里挥金客,红粉丛中夺锦人。

今日匡床卧摩诘,白藤如意紫纶巾。

(0)

柳梢青

人静月明时节。渐煮茗、炉中火灭。

心宇灰寒,古桐丝断,烬花凝结。

惺惺梦及华胥,迥表里、冰凝玉洁。

瑞气冲融,丹云缥缈,五明宫阙。

(0)

摸鱼儿.赋玉簪录呈赵太初兼与时中茂异

更休寻、玉山瑶草,蓬莱知在何处。

司花嫌被春风妒。留待九秋清露。还解语。

试问著当时,月夜乘鸾女。何年遗汝。

甚不怕高寒,青冥万里,鬟鬓乱风雾。

人间世、无物有香如许。灵均遗恨千古。

芙蓉杜若何堪佩,憔悴行吟沅浦。空自苦。

悄教得扬雄,不信离骚赋。云窗月户。

恨白发诗翁,年来多病,不识醉乡路。

(0)

感皇恩

寻丈岁寒亭,何多环侍。烟节雪旓万青士。

旄头铁甲,更两苍官为帅。落成天雨雪、皆奇事。

不独玄冬,偏生幽思。六月清风失炎炽。

三年转烛,君去岂无人至。惟应无坐啸、文章使。

(0)
诗词分类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诗人
张华 殷云霄 王僧孺 陈德武 翁承赞 李因笃 程文海 高克恭 齐之鸾 魏源 欧阳詹 法式善 胡炳文 褚亮 薛道衡 宇文虚中 吴激 拾得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