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阳邃道通仙处,始见元同骨不凡。
《大涤洞》全文
- 鉴赏
这首宋朝诗人徐安国所作的《大涤洞》,以“大涤山藏碧玉函,神龙护穴虎驯岩”开篇,描绘了大涤山中神秘而壮丽的景象。碧玉函象征着山中的宝藏或隐秘之处,神龙与虎的守护形象,既增添了神话色彩,也暗示了此地的非凡之气。接下来,“华阳邃道通仙处,始见元同骨不凡”两句,进一步揭示了大涤洞作为通往仙境的门户,其内部蕴含着超凡脱俗的能量与秘密。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意象和富有哲理的表达,展现了对自然奇观的赞美以及对超凡境界的向往。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赠谢彦翔建安人九岁异人与药至今不食建安有梅子真升仙处
我本世味薄,寸田足自营。
年来荆棘尽,稍有梨枣萌。
但恐骨相凡,未敢希长生。
陈留达人后,未龀犀角盈。
旧游记三山,幽梦彻九清。
尔来三十年,但觉膏粱腥。
幽寻饭绿髓,默卧诵黄庭。
顾我尘土中,深慰夙心倾。
仙人吴门卒,解后烦寄声。
相期朝金阙,鹤驭何时征。
轮台子
一枕清宵好梦,可惜被、邻鸡唤觉。
匆匆策马登途,满目淡烟衰草。
前驱风触鸣珂,过霜林、渐觉惊栖鸟。
冒征尘远况,自古凄凉长安道。
行行又历孤村,楚天阔、望中未晓。
念劳生,惜芳年壮岁,离多欢少。
叹断梗难停,暮云渐杳。但黯黯魂消,寸肠凭谁表。
恁驱驱、何时是了。又争似、却返瑶京,重买千金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