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2日(农历三月廿五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二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越燕二首·其二》
《越燕二首·其二》全文
唐 / 李商隐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元]韵

将泥红蓼岸,得草绿杨村。

命侣添新意,安巢复旧痕。

去应逢阿母,来莫害王孙

记取丹山凤,今为百鸟尊。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阿母(ā mǔ)的意思:指儿女对母亲的尊称,也可泛指对年长妇女的尊称。

百鸟(bǎi niǎo)的意思:形容鸟儿争飞的热闹景象。

草绿(cǎo lǜ)的意思:形容植物或景色的颜色非常绿,非常鲜艳。

丹山(dān shān)的意思:指红色的山岭,比喻忠诚坚定的信仰或立场。

复旧(fù jiù)的意思:指恢复旧物的原貌或原状。

红蓼(hóng liǎo)的意思:形容人的脸色或气色红润、健康。

记取(jì qǔ)的意思:记住并牢记事物的内容。

命侣(mìng lǚ)的意思:指夫妻之间情投意合、命中注定要在一起的配偶。

王孙(wáng sūn)的意思:指王子和公子,也用来形容家族显贵的后代。

翻译
在满是红色蓼草的河岸边,有一个绿色杨柳的村庄。
呼唤伴侣,带来新的生机,它们在旧巢中安家,恢复了往日的痕迹。
离开时或许会遇见仙人阿母,回来时请勿惊扰人类的子孙。
记住丹山的凤凰,如今它已成为了百鸟的领袖。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著名词人李商隐的作品,属于中晚唐时期的诗歌。从艺术风格来看,这是一首典型的田园诗,它描绘了一种恬淡自若的乡村生活场景,同时也蕴含着诗人对往昔岁月的回忆和怀念。

“将泥红蓼岸,得草绿杨村。” 这两句通过鲜明的色彩对比,勾勒出一幅生动的春日田园图。红蓼花在岸边盛开,与之相映成趣的是绿意盎然的柳树和茵草,营造出一种和谐而宁静的自然氛围。

“命侣添新意,安巢复旧痕。”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邀请,希望能在这片田园中找到新的生活乐趣,同时也回味着过往的足迹和记忆。"安巢"一词特指归巢的鸟儿,暗示了一种返璞归真的情怀。

“去应逢阿母,来莫害王孙。” 这两句诗意在于表达对乡亲之母的尊敬,以及不愿伤害任何人的善良愿望。"逢阿母"指的是遇见母亲或类似形象的人物,而"王孙"则代指贵族后裔,这里用以比喻无辜之人。

“记取丹山凤,今为百鸟尊。” 最后两句诗,则是对远古传说中的神鸟——丹山凤的怀念。今日虽已不见,但它曾经的高贵地位如今被赋予了所有的小鸟。这既是对过去美好事物的追忆,也反映出诗人对于现实与理想之间差距的一种感慨。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和生活细节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淡泊,以及对往昔美好记忆的珍视。

作者介绍
李商隐

李商隐
朝代:唐   字:义山   号:玉溪(谿)生   籍贯:优美动   生辰:约813年-约858年

李商隐(约813年-约858年),字义山,号玉溪(谿)生,又号樊南生,祖籍怀州河内(今河南焦作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今河南郑州荥阳市),晚唐著名诗人,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李商隐是晚唐乃至整个唐代,为数不多的刻意追求诗美的诗人。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值也很高,其诗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广为传诵。
猜你喜欢

初夏迟社中诸子

古巷扃萝雨,墙花隔路尘。

闭门聊学圃,移竹待过人。

剪绿怀新果,留红惜去春。

时艰轻聚散,相见莫辞频。

(0)

葵花

檀心国色比姚黄,几度风前刺道装。

自是丹心偏向日,露华先得领秋光。

(0)

冬夜伍国开有开同诸从过宿小楼以酒态美如嵇叔夜诗才清似沈休文为韵赋十四绝·其二

醉来礼法疏,白眼从人怪。

吾自适吾真,岂能调世态。

(0)

赋得粤南四景寿汤学宪·其三西樵春霭

何年天外此悬梯,七十峰头遍可栖。

绝巘槎疑天使过,飞泉帘捲玉虹低。

千峰雪净留丹灶,九洞龙归隔玉溪。

咫尺天门通日观,赤松仙侣未须携。

(0)

郑龙屿太守罢平乐郡归过五羊不及面晤有书见贻赋此寄答

专城高誉起清湘,百粤阴连万树棠。

政就共传堪下凤,书来忽讶过骑羊。

千秋国事悬肝胆,三叹斯人去庙廊。

莫道东山归卧稳,苍生今日正相望。

(0)

寿黎别驾七十为其馆甥何似公作

南徐宦迹佩刀游,解绶归来未白头。

道骨炼成将驭鹤,机心忘尽许盟鸥。

庭馀松菊开三径,宅近烟霞老一邱。

欲挹清标无处所,空从尘外想风流。

(0)
诗词分类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诗人
冯惟讷 程元凤 孙绰 顾景星 丘为 阴铿 高蟾 韩亿 鱼玄机 魏收 孟昶 刘辩 黄爵滋 何基 王诜 张旭 曾布 黎士弘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