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送 胡 真 师 还 西 山 唐 /李 隆 基 仙 客 厌 人 间 ,孤 云 比 性 闲 。话 离 情 未 已 ,烟 水 万 重 山 。
- 注释
- 仙客:指超脱尘俗的隐士或仙人。
人间:指世俗社会。
孤云:比喻孤独无依或者超然物外的心境。
性閒:形容性格清闲、不拘束。
话离:话别离,即将分别的情景。
情未已:情感尚未平息,意犹未尽。
烟水:雾气弥漫的水面,象征远方或迷茫的未来。
万重山:重重叠叠的山峦,象征阻隔或遥远的距离。
- 翻译
- 仙客厌倦了尘世间的纷扰
他像孤云一样追求自由自在
-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著名诗人李隆基的作品,名为《送胡真师还西山》。从诗中可以感受到一种超脱尘世、向往自然的意境。
"仙客厌人间,孤云比性閒。"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尘世生活的不满和厌倦,以及对那位即将远去的胡真师(可能是道士或高僧)的理解与赞赏。这里的“仙客”指代胡真师,已达到某种精神层面的超脱,能够像孤云一样自由自在,与自然界融为一体。
"话离情未已,烟水万重山。" 这两句则描绘了送别时的情景和心境。诗人表达了与胡真师分别时依依不舍的感情,以及对他即将返回的西山所蕴含的壮阔景象。这里的“话离”意味着临别之际,情感尚未完全释放;而“烟水万重山”则是对自然景观的描绘,也反映了诗人内心深处对于远方朋友所寄托的情感。
整首诗通过简洁优美的语言和意象,传达了一种超越世俗羁绊、向往自由与精神彼岸的深邃情怀。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陈孝童
钱清陈孝童,十岁知孝母。
母病日以革,药饵空㕮咀。
夜庭人不知,磨刀去剔股。
凡儿血肉躯,躯小痛槚楚。
孰识身在亲,惨毒至刀斧。
邻里闻孝童,涕泗下如雨。
道路闻孝童,过车式其户。
堂堂士大夫,结发在庠序。
母背忍绝裾,母丧亡捧土。
我作孝童诗,岂惟风童孺。
饮马长城窟
我来长城下,饮马长城窟。
积此古怨基,悲哉筑城卒。
当时掘土深,望望筑城高。
萦纡九千里,死者如牛毛。
骨浸窟中水,魂作泉下鬼。
朝风暮雨天,啾啾哭不已。
昔人饮马时,辛苦事甲兵。
今我饮马来,边境方清宁。
马饮再三嗅,似疑战血腥。
昔人有哀吟,吟寄潺湲声。
潺湲声不住,欲向何人诉。
青天不得闻,白日又欲莫。
此恨应绵绵,平沙结寒雾。
读汉书
张汤多巧诋,公孙但从谀。
甚恶刀笔吏,亦鄙章句儒。
在廷无党偏,惟有汲长孺。
徒为右内史,几以不悦诛。
武帝欲云云,顾问当何如。
陛下内多欲,奈何效唐虞。
申生言力行,较之得皮肤。
惜不能用黯,为御史大夫。
丞相取充位,不用董仲舒。
对策最纯正,尚忧书自书。
六经日表章,儒效旧阔疏。
治道固有本,千载一长吁。
- 诗词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