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并行(bìng xíng)的意思:两个或多个事物在同一时间或同一空间内同时进行或存在。
长官(zhǎng guān)的意思:指担任高级职位的人,尤指军队中的上级领导。
催科(cuī kē)的意思:催促学习,督促进步。
抚字(fǔ zì)的意思:指修饰文章或书法时,认真揣摩每一个字句,反复推敲。
公子(gōng zǐ)的意思:公子指的是贵族或富人的儿子,也可以用来形容年轻有为、风度翩翩、举止优雅的男子。
贵公(guì gōng)的意思:指高贵的人或地位尊贵的人。
近名(jìn míng)的意思:指名字或称号相近,但实际上差别很大。比喻表面相似,实际不同。
吏民(lì mín)的意思:指官员和百姓,泛指统治者和被统治者。
帘外(lián wài)的意思:指事物的外部或边缘。
令尹(lìng yǐn)的意思:指官员的职位,也指临时代理官员的职务。
时贤(shí xián)的意思:指适时的明智之人。
书生(shū shēng)的意思:指有学问但缺乏实际经验的年轻人。
外事(wài shì)的意思:指与外国有关的事务或事情。
向化(xiàng huà)的意思:指一个人或事物受到外界的影响或改变而发生转变。
寻常(xún cháng)的意思:寻常指平凡普通、常见的事物或情况。
中道(zhōng dào)的意思:指在两个极端之间寻求平衡和妥协的做法。
抚字催科(fǔ zì cuī kē)的意思:指通过温和、耐心的方式激励、督促学生学习。
- 翻译
- 当今许多人以刻薄为明智,催缴赋税与仁政很少并存。
听说前任官员百姓都已归化,新任地方长官不贪图盈余让人欢喜。
观察外面的事物,不能仅凭表面,路边树立的碑文也可能带有虚名。
不要将他与普通的富贵公子相提并论,这位长官清廉得如同一位书生。
- 注释
- 时贤:当时的贤人。
刻:刻薄。
明:明智。
抚字:安抚百姓。
催科:催缴赋税。
鲜:很少。
向化:归化,接受教化。
新令尹:新任地方长官。
赢:盈余,多余。
察帘外事:观察外面的事情。
中道:公正之道。
立路傍碑:路边树立的碑文。
近名:带有虚名。
贵公子:富贵公子。
长官:地方长官。
清若:清廉得像。
书生:读书人。
- 鉴赏
这首诗是南宋时期文学家、政治家刘克庄的作品,名为《次韵林太渊二首(其二)》。诗中描绘了一位理想中的官员形象,其品行和政绩都得到了民众的赞誉。
“时贤多以刻为明”表达了当世贤能之人大多通过严格执法来彰显其公正无私。"抚字催科鲜并行"则说明他们在处理文书和案件时效率高,且能够同时进行不相互干扰的工作。
“闻旧吏民皆向化”指的是前任官员的善政影响力,使得百姓都能接受新秩序。"喜新令尹不求赢"则表达了对新政策的拥护和信任,人们无需过多计较利益。
“察帘外事非中道”说明这位官员能够从旁观察,洞悉事物的真相,不被表象迷惑。"立路傍碑亦近名"则描绘了其在设置道路和纪念碑时都能接近于理想中的标准。
“莫比寻常贵公子”强调这位官员不同于平常的尊贵之人,"长官清若一书生"则形象地描述了这位长官清正廉洁,就像书生般纯净无瑕。
整首诗通过对理想官员品德和政绩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于理想政治状态的向往。同时,诗中使用了多个汉字词汇,如“刻”、“帘”、“碑”等,这些都是古代文化中的常见元素,为诗歌增添了一定的历史感和深度。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