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感 蛙 宋 /钱 时 翠 蟾 戛 戛 闹 黄 昏 ,反 手 为 妖 覆 手 祥 。明 月 夜 光 遭 按 剑 ,可 怜 箕 子 学 佯 狂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反手(fǎn shǒu)的意思:反手指的是轻易地、毫不费力地完成某个动作。通常用来形容某人或某物的技能高超,轻松完成一件事情。
覆手(fù shǒu)的意思:指事情的结果完全相反于预期的情况,事与愿违,出乎意料。
黄昏(huáng hūn)的意思:指太阳下山后,天色暗淡,天黑之前的时段,也用来比喻事物的末期或衰退阶段。
戛戛(jiá jiá)的意思:形容声音刺耳、刻薄。
可怜(kě lián)的意思:
[释义]
(1) (形)基本义:值得怜悯。
(2) (动)怜悯。
(3) (形)(数量少或质量坏到)不值得一提。
[构成]
动宾式:可|怜
[例句]
可怜的孩子。(作定语)不能可怜人。(作谓语)知识贫乏得可怜。(作补语)明月(míng yuè)的意思:形容月亮明亮清澈、明朗动人,也用来比喻人的才情出众、光彩照人。
佯狂(yáng kuáng)的意思:假装疯癫、装疯卖傻
夜光(yè guāng)的意思:指在黑暗中发出光亮,比喻在困难或危险的情况下能够提供指引或帮助。
月夜(yuè yè)的意思:指夜晚的月亮和夜色,常用来形容夜晚的美丽和宁静。
子学(zǐ xué)的意思:子学指的是学习儿童时期的知识和技能。它强调了学习的重要性,并暗示了儿童时期是人们学习的黄金时期。
- 注释
- 翠蟾:绿色的月亮,古人常以‘蟾’代指月亮。
戛戛:形容声音嘈杂或清脆。
反手为妖:形容行为突然转变,从善变恶。
覆手祥:覆手即翻转手掌,比喻瞬间变得吉祥。
按剑:剑光闪烁的动作,可能象征警惕或戒备。
箕子:殷商时期的人物,因纣王暴政而假装疯狂以避祸。
佯狂:假装疯狂,此处暗指箕子的无奈之举。
- 翻译
- 碧绿的月亮在黄昏时分嘈杂喧闹,一手作恶一手显吉祥。
明亮的月夜中剑光闪烁,令人怜悯箕子只能装疯卖傻。
- 鉴赏
这首诗名为《感蛙》,是宋代诗人钱时所作。诗中以"翠蟾戛戛闹黄昏"起笔,形象地描绘了夜晚蛙鸣的生动场景,"翠蟾"暗指蛙类,"戛戛"摹写出蛙声嘈杂。接下来的"反手为妖覆手祥",通过比喻手法,暗示了世间事物的善恶无常,一念之间可能由吉祥转为妖异。
"明月夜光遭按剑",诗人借明亮的月光象征清白无辜,却被"按剑"的紧张气氛笼罩,寓言了无辜者可能遭受不测的忧虑。最后,"可怜箕子学佯狂"引用历史典故,箕子因纣王暴政而装疯卖傻以保全自己,表达了对无辜者的同情和对世态炎凉的感慨。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蛙鸣和月光的意象,结合历史典故,表达了诗人对世间变迁、无辜者命运的深深忧虑,以及对个人在乱世中如何自保的思考。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高阳台.西园春览,三月廿一日
晓气体吹香,东风送暖,西园闲遣芳辰。
京国看花,今年恰趁浓春。
碧桃初放新杨嫩,步长堤、草色匀裙。
甚多情、小蝶伶俜,偏好随人。
日斜更上层楼望,叹前朝遗迹,画栋生尘。
何似青山,依然槛外长新。
艳阳时节须行乐,约重游、莫厌来频。
漫逡巡、如此沉吟,可少清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