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书剩说研经室,揽古虚寻文选楼。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瓣香(bàn xiāng)的意思:形容花朵香气浓郁。
才尽(cái jìn)的意思:才华用尽,没有能力或能量再继续下去。
承平(chéng píng)的意思:指国家或地区处于和平稳定的状态
殚残(dān cán)的意思:指用尽全力,耗尽力量。
当时(dàng shí)的意思:表示发生在过去某个特定时间的事情。
何所(hé suǒ)的意思:指不知道在何处或不知道如何处理问题或情况。
祭日(jì rì)的意思:指纪念祖先或重要事件的节日。
平一(píng yī)的意思:平等无差,一视同仁
秋祭(qiū jì)的意思:秋天举行的祭祀仪式
天下(tiān xià)的意思:指整个世界、全国或全境。
文选(wén xuǎn)的意思:文选是指从众多文学作品中精选出的优秀作品,也可指选取精华部分。
无由(wú yóu)的意思:没有理由或依据
贤流(xián liú)的意思:指贤人辈出,才华出众的人群。
选楼(xuǎn lóu)的意思:指选择适合自己的住处或工作场所。
一老(yī lǎo)的意思:指一个人年纪很大,年老体弱。
越台(yuè tái)的意思:指越过对方的防线,进入对方的领域或势力范围。
著作(zhù zuò)的意思:指有价值的著述或作品。
文选楼(wén xuǎn lóu)的意思:文选楼是指古代官府中供存放文书的建筑物,借指保存珍贵文献和书籍的地方。在现代,文选楼也用来比喻保存传统文化和经典著作的机构或组织。
- 翻译
- 只剩下遗书述说着研经室的岁月,徒然寻找着文选楼的古籍。
这世间万物的凋零何其彻底,想要在画中重现那些想象已不可能。
太平盛世的老者感叹才华已尽,他的著作在当时就已与世长辞。
我最怀念的是越台秋祭的日子,独自追忆那尊崇贤人的香火传承。
- 注释
- 遗书:遗留下来的书籍。
研经室:古人研读经典的地方。
虚寻:徒然寻找。
文选楼:收藏文学作品的楼阁。
殚残:耗尽、凋零。
模想:想象。
承平:太平盛世。
著作:创作的书籍。
越台:地名,可能指越州的高台。
秋祭:秋季的祭祀活动。
瓣香:点燃的香,象征敬意。
溯:追溯。
- 鉴赏
这首诗是清末近现代初期的文学家黄节所作,题为《题王椒畦绘文选楼图》。诗中表达了诗人对古典文化的深厚情感和个人学术生涯的无限留恋。
"遗书剩说研经室,揽古虚寻文选楼。" 这两句描绘了诗人在一间充满遗书的地方研究经典,在追寻古代文献的同时寻找心中的精神寄托。这反映出诗人的学者身份和对文化传承的渴望。
"天下殚残何所极,画中模想已无由。"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面对浩瀚如烟的历史文化遗产时的心情。"殚残"指的是破损、残缺的事物,"何所极"则是询问这些文化遗产究竟有多少,而"画中模想已无由"则是在说即便通过绘画来思考和追忆,也已经找不到方法或路径。
"承平一老嗟才尽,著作当时与世休。" 这两句诗人感慨自己年纪已大,才力也渐渐耗尽,他的作品在当时得到了认可,但随着时间的流逝,也逐渐被人们所遗忘。
"最忆越台秋祭日,瓣香吾独溯贤流。"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往昔岁月的一种怀念之情。"越台"可能是指古代某个地方的名称,而"秋祭日"则是一种仪式。在这种背景下,"瓣香"可能是祭祀时使用的香料,"溯贤流"则是在追思那些过去的贤者或文化流派。
整首诗通过对书籍、绘画和个人学术旅程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传统文化的深刻理解和个人情感的投射。同时,这也反映出在清末近现代初期,文人的内心世界以及他们对于历史与文化传承的思考。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