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5月01日(农历四月初四日) 乙巳蛇年 星期四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再上云门仍次前韵得八首·其六》
《再上云门仍次前韵得八首·其六》全文
明 / 刘宗周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潇潇琼玉数千竿,寄隐西窗半榻寒。

捞月渐看水底彻,望梅徒惜齿根酸。

谁能定脚当严夜,自笑空门宰官

一点摩尼端的,犹烦喻烛转加盘。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齿根(chǐ gēn)的意思:指牙齿的根部,比喻事物的根本或基础。

端的(duān dì)的意思:真正的,确实的,真实可信的

空门(kōng mén)的意思:空门是指佛门的门户,也泛指佛教。

摩尼(mó ní)的意思:摩尼指的是宝石,也可用来形容光彩照人、闪耀夺目。

琼玉(qióng yù)的意思:比喻美玉,形容美好的品质或人才。

望梅(wàng méi)的意思:指思念故乡或思念亲人的心情。

潇潇(xiāo xiāo)的意思:形容雨水或泪水连绵不断

一点(yì diǎn)的意思:少量,微小的数量

宰官(zǎi guān)的意思:指权力骄横,欺压百姓的官员。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面对自然景象时的内心感受与思考。首句“潇潇琼玉数千竿”,以“琼玉”形容竹子的洁白与高洁,通过“数千竿”展现出竹林的辽阔与壮观,营造出一种清冷而脱俗的氛围。接着,“寄隐西窗半榻寒”一句,将读者带入一个更为私密的空间,暗示诗人选择在西窗下静坐,寻求内心的宁静与避世之感。

“捞月渐看水底彻,望梅徒惜齿根酸”两句,运用了“捞月”和“望梅止渴”的典故,前者比喻对不可及事物的追求,后者则表达了一种空虚的渴望。这两句诗通过对比,揭示了诗人面对理想与现实之间的落差所产生的复杂心情,既有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也有对现实无法满足这种向往的无奈与痛苦。

“谁能定脚当严夜,自笑空门度宰官”则进一步展现了诗人的自我反思与幽默。在“严夜”中寻找立足之地,既是对外界环境的隐喻,也是对内心世界的一种探索。而“空门度宰官”则可能暗含了对世俗权力与地位的讽刺,以及对自身角色定位的思考。

最后,“一点摩尼最端的,犹烦喻烛转加盘”两句,以“摩尼”(佛教中的宝珠)象征内心的光明与智慧,表达了诗人对于真理与智慧的追求。同时,通过“喻烛”与“加盘”的形象,再次强调了对内心世界的探索与理解,以及对生活态度的调整与提升。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与深刻的哲理,展现了诗人面对人生困境时的思考与感悟,以及对内心世界不断探索与追求的精神。

作者介绍
刘宗周

刘宗周
朝代:明

刘宗周(1578—1645),字起东,别号念台,汉族,明朝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因讲学于山阴蕺山,学者称蕺山先生。他是明代最后一位儒学大师,也是宋明理学(心学)的殿军。他著作甚多,内容复杂而晦涩。他开创的蕺山学派,在中国思想史特别是儒学史上影响巨大。清初大儒黄宗羲、陈确、张履祥等都是这一学派的传人。刘宗周的思想学说还具有承先启后的作用。当代新儒家学者牟宗三甚至认为,刘宗周绝食而死后,中华民族的命脉和中华文化的命脉都发生了危机,这一危机延续至今。
猜你喜欢

曲生访宿

西斋寂已暮,叩门声樀樀。

知是君宿来,自拂尘埃席。

村家何所有,茶果迎来客。

贫静似僧居,竹林依四壁。

厨灯斜影出,檐雨馀声滴。

不是爱閒人,肯来同此夕。

(0)

叹老三首·其一

晨兴照青镜,形影两寂莫。

少年辞我去,白发随梳落。

万化成于渐,渐衰看不觉。

但恐镜中颜,今朝老于昨。

人年少满百,不得长欢乐。

谁会天地心,千龄与龟鹤。

吾闻善医者,今古称扁鹊。

万病皆可治,唯无治老药。

(0)

兰若寓居

名宦老慵求,退身安草野。

家园病懒归,寄居在兰若。

薜衣换簪组,藜杖代车马。

行止辄自由,甚觉身潇洒。

晨游南坞上,夜息东庵下。

人间千万事,无有关心者。

(0)

同诸客携酒早看樱桃花

晓报樱桃发,春携酒客过。

绿饧黏盏杓,红雪压枝柯。

天色晴明少,人生事故多。

停杯替花语,不醉拟如何。

(0)

翰林中送独孤二十七起居罢职出院

碧落留云住,青冥放鹤还。

银台向南路,从此到人间。

(0)

寄陆补阙

忽忆前年科第后,此时鸡鹤暂同群。

秋风惆怅须吹散,鸡在中庭鹤在云。

(0)
诗词分类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诗人
欧阳詹 法式善 胡炳文 褚亮 薛道衡 宇文虚中 吴激 拾得 李日华 刘珝 程大昌 苏子卿 章炳麟 秦韬玉 丰坊 黎简 林光朝 邓剡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