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阳曲呈邑大令·其一》全文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草昧(cǎo mèi)的意思:指事物模糊,不明朗。
第一(dì yī)的意思:指排名第一,最高的,第一个。
凤声(fèng shēng)的意思:形容声音婉转悦耳,优美动听。
开辟(kāi pì)的意思:开辟指开辟道路或者开创新的领域,开辟新的局面。
三凤(sān fèng)的意思:形容三个非常出色的人或物聚在一起。
声华(shēng huá)的意思:形容声音悦耳动人,光彩照人。
使君(shǐ jūn)的意思:指能够任用、派遣的官员或人才。
俎豆(zǔ dòu)的意思:指古代祭祀时摆放在祭坛上的肉食和豆子,比喻人们为了争夺利益而互相争斗。
作邑(zuò yì)的意思:指建造城邑,也可比喻创造事物。
- 鉴赏
这首诗由明代末年至清代初期的诗人屈大均所作,名为《从阳曲呈邑大令(其一)》。诗中以“作邑忠宣第一功”开篇,赞扬了治理地方的官员在维护社会稳定与促进社会发展方面的重要贡献。接着,“新祠俎豆使君同”一句,表达了对官员的尊敬之情,将官员比作祭祀中的重要角色,共同为地方的发展贡献力量。
“从阳草昧重开辟”这一句,运用了历史典故,暗示在治理之初,地方可能处于一片荒芜或混乱的状态,而官员的到来如同重新开辟了一片新的天地,带来了秩序与繁荣。“三凤声华更水东”,则进一步赞美了官员的德行与成就,将之比作传说中的三凤,不仅象征着吉祥与尊贵,也寓意着官员的名声与影响力超越了地域的界限,影响深远。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比喻和历史典故,高度赞扬了地方官员在治理地方、促进社会进步方面的卓越贡献,表达了对他们的崇高敬意。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