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来元不动,谁觅静时踪。
《表弟陈希周号静翁吾爱而赋此》全文
- 鉴赏
这首诗以“静”为主题,通过一系列的设问与回答,展现了诗人对“静”的深刻理解与独特见解。
首先,“静翁问何似,静是主人翁。”诗人以“静翁”自比,提出问题:“静”是什么样的状态?在这里,“静”不仅是被观察的对象,更是主体,是“主人翁”,意味着“静”是一种主动的状态,而非被动的静默。
接着,“本来元不动,谁觅静时踪。”进一步阐述了“静”的本质。这里的“元不动”指的是“静”的本源就是不动,不为外界所动,不因时间流逝而改变。而“谁觅静时踪”则提出了一个反问:在“静”的状态下,如何寻找它的踪迹?这实际上是在强调“静”并非外在可寻之物,而是内在的、永恒的存在。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静”的探讨,表达了诗人对于内心平静、超然物外境界的追求和理解。它不仅揭示了“静”的本质,也暗示了在纷扰的世界中保持内心的宁静与和谐的重要性。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寄斯远
春风满村坞,想见高人庐。
示疾喜复愈,燕处当晏如。
晓窗咏羲皇,午枕梦华胥。
神彩一返元,意气还凌虚。
吾方入深山,嚣尘厌城居。
飞鸣侣禽鸟,上下看猿狙。
涧饮无不足,木食还有馀。
未得相劳苦,题诗寄劝渠。
赠斯远
一自离城府,经年欲从游。
岂曰秋气高,粲然在林丘。
酒熟未易饮,诗好未易酬。
幽窗展席地,宛转十日留。
才如不羁马,胸次贯九流。
籋云有霄汉,局蹐不足忧。
驾言骊驹歌,散处非阻修。
鸿雁天南飞,时当寄绸缪。
送致道
君家兄弟贤,四海得师友。
卜居赤城霞,山水照户牖。
宗盟懒致身,时务能袖手。
纷纶五经笥,圣处端不朽。
每切乡往之,喜从仲氏后。
青春钱塘湖,仅尔一杯酒。
微吟已相和,要论合深扣。
调官复东还,知我离索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