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2日(农历三月廿五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二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贺皇太子九月四日生辰·其八》
《贺皇太子九月四日生辰·其八》全文
宋 / 杨万里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

禹子汤孙圣贤一身双美古无前

愿陈万国元良句,不用金昭玉粹篇。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不用(bù yòng)的意思:不需要、不必要

圣贤(shèng xián)的意思:指具有高尚品德和卓越才能的人。

汤孙(tāng sūn)的意思:汤孙是一个四字成语,意思是把别人的孩子当作自己的孩子一样关心和照顾。

万国(wàn guó)的意思:指世界各国,表示众多国家的集合。

无前(wú qián)的意思:没有前人,指没有前辈或前例可循。

一身(yī shēn)的意思:指一个人身上具备了多种特质或才能。

玉粹(yù cuì)的意思:指优秀的文化才能或品质。

元良(yuán liáng)的意思:善良和正直的品质。

金昭玉粹(jīn zhāo yù cuì)的意思:形容人的美貌出众,才德兼备。

注释
禹子汤孙:大禹和商汤的后代。
兼圣贤:同时具备圣贤的品质。
一身双美:一个人身上拥有两种极致之美。
古无前:在古代从未有过这样的例子。
元良:优秀的人才。
金昭玉粹篇:华丽的金玉诗篇。
翻译
大禹和商汤的后代兼具圣贤品质,这在古代是独一无二的美
我希望能表达对国家优秀人才的赞美,而非用华丽的金玉诗篇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杨万里所作,名为《贺皇太子九月四日生辰(其八)》。从鉴赏的角度来看,这首诗表达了对皇太子的赞美之情。

“禹子汤孙兼圣贤,一身双美古无前。”这两句直接点出了皇太子的非凡品质,将他与历史上的圣人禹和贤臣汤相提并论,意味着皇太子集结了神性和智慧于一身,这在古代是极高的评价。

“愿陈万国元良句,不用金昭玉粹篇。”这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皇太子的美好祝愿。其中,“万国”指的是广大的国家或天下,“元良句”可能暗示着希望皇太子能够有更高的见识和治国安邦的智慧;“不用金昭玉粹篇”则是在说,即使是不需借助那些华丽的辞藻,也能表达出对皇太子的崇敬之情。

整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传达了诗人对皇太子无比尊崇和美好的祝愿。杨万里作为宋代著名的文学家,这首诗体现出了其深厚的文学功底和高超的创作技巧。

作者介绍
杨万里

杨万里
朝代:宋   字:廷秀   号:诚斋   籍贯: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   生辰:1127年10月29日-1206年6月15日

杨万里(1127年10月29日—1206年6月15日),字廷秀,号诚斋。汉族江右民系,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人。南宋大臣,著名文学家、爱国诗人,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南宋四大家”(又作“中兴四大诗人”)。因宋光宗曾为其亲书“诚斋”二字,故学者称其为“诚斋先生”。
猜你喜欢

鹧鸪天

五百人中第一仙。等闲平步上青天。

绿袍乍著君恩重,黄榜初开御墨鲜。

龙作马,玉为鞭。花如罗绮柳如绵。

时人莫讶登科早,自是嫦娥爱少年。

(0)

登兖州城楼

东郡趋庭日,南楼纵目初。

浮云连海岱,平野入青徐。

孤嶂秦碑在,荒城鲁殿馀。

从来多古意,临眺独踌躇。

(0)

寻西山隐者不遇

绝顶一茅茨,直上三十里。

扣关无僮仆,窥室唯案几。

若非巾柴车,应是钓秋水。

差池不相见,黾勉空仰止。

草色新雨中,松声晚窗里。

及兹契幽绝,自足荡心耳。

虽无宾主意,颇得清净理。

兴尽方下山,何必待之子。

(0)

夏日联句

人皆苦炎热,我爱夏日长。

熏风自南来,殿阁生微凉。

(0)

踏莎行

山秀芙蓉,溪明罨画。真游洞穴沧波下。临风慨想斩蛟灵。长桥千载犹横跨。

解佩投簪,求田问舍。黄鸡白酒渔樵社。元龙非复少时豪,耳根洗尽功名话。

(0)

桃花行

桃花帘外东风软,桃花帘内晨妆懒:帘外桃花帘内人,人与桃花隔不远;

东风有意揭帘栊,花欲窥人帘不卷。

桃花帘外开仍旧,帘中人比桃花瘦;

花解怜人花也愁,隔帘消息风吹透。

风透湘帘花满庭,庭前春色倍伤情:闲苔院落门空掩,斜日栏杆人自凭。

凭栏人向东风泣,茜裙偷傍桃花立;

桃花桃叶乱纷纷,花绽新红叶凝碧。

雾裹烟封一万株,烘楼照壁红模糊。

天机烧破鸳鸯锦,春酣欲醒移珊枕。

侍女金盆进水来,香泉影蘸胭脂冷;

胭脂鲜艳何相类,花之颜色人之泪。

若将人泪比桃花,泪自长流花自媚;

泪眼观花泪易干,泪干春尽花憔悴。

憔悴花遮憔悴人,花飞人倦易黄昏;

一声杜宇春归尽,寂寞帘栊空月痕!

(0)
诗词分类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诗人
张若虚 米友仁 辛延年 程颐 王磐 黄体芳 张红桥 崔曙 饶芝祥 陆世仪 湛方生 赵扩 胡舜陟 窦庠 毛伯温 阎尔梅 刘叉 陈谏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