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2日(农历三月廿五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二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和陶·其一移居》
《和陶·其一移居》全文
明 / 陈献章   形式: 古风

万金买邻千金论买宅。

岂不子孙,而以营朝夕

长揖都会里,来趋白沙役。

壤地何必广,吾其寄一席

邻曲弥乐今,园林尚怀昔。

吾志在择善,无然离析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白沙(bái shā)的意思:白沙是指沙子的颜色非常白,用来形容地面洁白无瑕的样子。引申为形容事物纯洁无暇,没有瑕疵。

长揖(cháng yī)的意思:长时间的鞠躬行礼

朝夕(zhāo xī)的意思:指时间非常短暂,形容事物的发展变化极快。

都会(dōu huì)的意思:指城市化程度高、经济发达、文化繁荣的地方。

何必(hé bì)的意思:表示某种行为或做法没有必要或没有意义。

离析(lí xī)的意思:离散、分散

邻曲(lín qǔ)的意思:指邻居之间相互交往,互相帮助,和睦相处。

买邻(mǎi lín)的意思:指通过购买邻居的土地来扩大自己的领地。

岂不(qǐ bù)的意思:表示反问或加强语气,意为“难道不是吗?”、“难道不会吗?”等。

千金(qiān jīn)的意思:千金指的是千两黄金,引申为财富、财产。

壤地(rǎng dì)的意思:指土地肥沃、适合农作物生长的地方。

万金(wàn jīn)的意思:形容价值非常高,无法估量的财物。

无然(wú rán)的意思:没有道理或理由。

一席(yī xí)的意思:指一席之地,表示在某一场合或某一领域中有一席之地或一席之见。

园林(yuán lín)的意思:指花园、公园等园林景观。

子孙(zǐ sūn)的意思:后代、子孙后辈。

鉴赏

这首明代陈献章的《和陶(其一)移居》表达了诗人对于居住环境的选择和人生价值观的追求。首句“万金论买邻,千金论买宅”描绘了诗人愿意付出巨大代价来选择邻居和住所,强调了人与人交往的重要性以及居住环境对生活品质的影响。接下来,“岂不念子孙,而以营朝夕”表明诗人并非只顾眼前,而是考虑到后代的长远利益。

“长揖都会里,来趋白沙役”表达了诗人从繁华都市中抽身,选择朴素生活的决心,这里的“白沙役”可能象征着田园或隐居的生活。诗人认为,“壤地何必广,吾其寄一席”,土地大小不是关键,重要的是心灵的安顿和精神的寄托。

“邻曲弥乐今,园林尚怀昔”表达了诗人对邻里和谐的欣赏以及对过去美好园林生活的怀念。最后两句,“吾志在择善,无然复离析”揭示了诗人的核心价值观——追求道德完善,不愿因物质变迁而分离家庭或内心的美好。

总的来说,这首诗体现了诗人对简朴生活的向往,对良好人际关系的重视,以及对道德修养的执着追求。

作者介绍
陈献章

陈献章
朝代:明

(1428—1500)明广东新会人,字公甫,号石斋,晚号石翁,居白沙里,学者称白沙先生。正统十二年,两赴礼部不第。从吴与弼讲理学,居半年而归。筑阳春台,读书静坐,数年不出户。入京至国子监,祭酒邢让惊为真儒复出。成化十九年授翰林检讨,乞终养归。其学以静为主,教学者端坐澄心,于静中养出端倪。兰溪姜麟称之为“活孟子”。又工书画,山居偶乏笔,束茅代之,遂自成一家,时呼为茅笔字。画多墨梅。有《白沙诗教解》、《白沙集》。
猜你喜欢

慕乐天

荆水浑如八节滩,玉泉佳趣类香山。

韦编周易忘深意,贝叶佛经送老闲。

爽我琴书池五亩,侑人诗酒竹千竿。

乐天活计都相似,脂粉独嫌素与蛮。

(0)

和竹林一禅师韵

富贵无心羡五侯,随时俯仰浪西游。

断无事业留千古,静看英雄横九州。

白雁纵传遐域信,黄华却负故园秋。

苍生未济归何益,一见吾山一度羞。

(0)

和连国华三首·其二

安得长绳系日乌,天涯老却旧耕夫。

林泉放旷输君乐,沙漠淹留笑我愚。

虎战每惊涉虎尾,龙飞不得采龙须。

文章毕竟成何事,富贵元知不可图。

(0)

题谢氏兰玉堂

琼树三山种,幽兰九畹香。

移栽宜胜地,列映近高堂。

自可纫仙佩,真堪比玉郎。

因之怀谢傅,几叶尚留芳。

(0)

戊辰岁夏五月嘉谷初华而北风不止民以为忧恐秀而不实子乃默祷于天越翼日忽南风足以阜财解愠有喜而作

仲夏多北风,拂我庭树枝。

树枝不足惜,嘉谷乃非宜。

默祷若有应,今朝反南飔。

凭高一眺望,品物生光辉。

天道妙斡旋,圣心乃弗违。

至公在刑赏,足以安群黎。

(0)

残年

久愁兵气涨秋林,不谓残年寇转深。

四野天青烽火近,五更霜白鼓声沈。

金张富贵皆非旧,管乐人材不到今。

江上米船看渐少,捷书未报更关心。

(0)
诗词分类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诗人
文秀 魏良臣 柳开 李充 章良能 李亨 陈璚 曹振镛 刘珍 孙楚 段玉裁 周葵 任翻 董恂 刘晏 程宿 冯京 韩忠彦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