仆眠如鹿伏,我倦背龟藏。
- 拼音版原文全文
南 陵 道 中 迫 暮 投 茅 店 四 围 率 败 篱 令 仆 夫 环 卧 宋 /吴 龙 翰 故 山 三 百 里 ,归 路 正 羊 肠 。密 树 标 茅 店 ,荒 池 界 竹 墙 。仆 眠 如 鹿 伏 ,我 倦 背 龟 藏 。素 志 非 南 阮 ,丈 夫 扫 八 荒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八荒(bā huāng)的意思:指遍及八方的荒凉之地,形容非常偏远、边远的地方。
百里(bǎi lǐ)的意思:表示距离很远,指非常遥远的地方。
故山(gù shān)的意思:指离开家乡、远离故乡的感受,也可以用来形容思乡之情。
龟藏(guī cáng)的意思:指躲藏、隐匿,形容人或物隐藏起来不露面。
归路(guī lù)的意思:指回家的路或返回原处的途径。
密树(mì shù)的意思:比喻事物密集、众多。
南阮(nán ruǎn)的意思:指人们各自分散、离散的样子。
三百(sān bǎi)的意思:指数量众多,形容数量或程度非常大。
素志(sù zhì)的意思:指一个人心地善良,行为纯真无邪。
羊肠(yáng cháng)的意思:羊肠是指细长的肠子,用来形容曲折、绵长的道路或文字。
丈夫(zhàng fū)的意思:指已婚男子,也可用来泛指男性配偶。
竹墙(zhú qiáng)的意思:指竹子做的围墙,比喻表面看似坚固,实际上非常脆弱,容易被打破。
- 翻译
- 故乡的山连绵三百里,回家的道路曲折像羊肠。
茂密的树林围着茅草小店,荒芜的池塘边围着竹篱笆。
仆人疲倦地像鹿一样趴着,我劳累时背靠在龟壳般的物体上休息。
我向来的心志不是像南阮那样隐居,大丈夫应当扫平天下四方。
- 注释
- 故山:故乡的山。
三百里:三百里地。
归路:回家的路。
羊肠:形容道路曲折。
密树:茂密的树木。
茆店:茅草小店。
荒池:荒芜的池塘。
竹墙:竹篱笆。
仆眠:仆人疲倦。
鹿伏:像鹿一样趴着。
龟藏:依靠类似龟壳的东西。
素志:向来的志向。
南阮:指隐居不仕的人。
丈夫:大丈夫。
八荒:天下四方。
-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种归乡途中的自然景象与内心情感。开篇“故山三百里,归路正羊肠”写出了归途的曲折与远离家乡的情形。紧接着,“密树标茆店,荒池界竹墙”则描绘出一个偏僻、荒凉之地的景象,其中茆店指的是野外的小屋或茅草覆盖的简陋住所,荒池与竹墙则增添了一份荒凉与静谧。
在“仆眠如鹿伏,我倦背龟藏”这两句中,诗人通过比喻表达了旅途中的疲惫和对隐蔽处所的向往。"仆"指的是随从,“我”则是诗人的自称,这里将自己的随从与自己都比作了鹿和龟,表现出一种愿意在自然中找到休息与庇护的心情。
最后两句“素志非南阮,丈夫扫八荒”表达了诗人坚定的意志和对未来的展望。"素志"指的是纯正的志向,而"非南阮"则意味着不愿意留在舒适的地方;"丈夫"是形容词,表示勇猛、果敢;"扫八荒"则是在比喻中表达了要开辟出一片广阔无垠的新天地。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和内心世界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归乡路上的情感波动和坚定的志向。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柳枝词咏篙水溅妓衣
半额微黄金缕衣,玉搔头袅凤双飞。
从教水溅罗裙湿,还道朝来行雨归。
薄幸·眼波横秀
眼波横秀。
乍睡起、茸窗倦绣。
甚脉脉、阑干凭晓,一握乱丝如柳。
最恼人、微雨慳晴,飞红满地春风骤。
记帕折香绡,簪敲凉玉,小约清明前后。
昨梦行云何处,应只在、春城迷酒。
对溪桃羞语,海棠贪困,莺声唤醒愁仍旧。
劝花休瘦。
看钗盟再合,秋千小院同携手。
回文锦字,寄与知他信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