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水必观鱼,独伤鱼命轻。
朝为渊底游,暮为釜中烹。
彼方路艰远,其民亦天氓。
馁之则为盗,非是恶厥生。
捕多勿夸能,能在不犯兵。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梅尧臣的《送万州武宁段尉》,通过对友人三十载后的初次成名表达喜悦之情,同时也寓言深刻。首句“相见三十载,喜君始成名”表达了诗人对老朋友多年来的关注和对其终于获得成就的欣慰。接下来的“新袍照江绿,白发憎鉴明”描绘了友人穿着新官袍的形象,与江水相映,但白发的出现又暗示了岁月的流逝。
“临水必观鱼,独伤鱼命轻”通过观鱼的命运,寄寓了对人生无常的感慨,鱼儿早晨还在深渊游弋,晚上却可能成为锅中的菜肴,寓意世事难料,人生如浮萍。诗人进一步指出,“彼方路艰远,其民亦天氓”,友人将要去的地方路途遥远且民情复杂,暗示了他即将面临的挑战。
“馁之则为盗,非是恶厥生”揭示了社会底层人民在饥饿驱使下的无奈之举,表达了对民生疾苦的同情。最后两句“捕多勿夸能,能在不犯兵”告诫友人,虽然捕获颇丰,但应以德服人,避免过度炫耀武力,以免引起不必要的冲突。
整首诗情感真挚,既有对友人的祝福,又有对社会现实的忧虑,体现了梅尧臣诗歌的深沉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