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蔽明(bì míng)的意思:遮掩光明,使人看不清真相。
不可(bù kě)的意思:指超出人们的理解和想象,无法用常规思维解释的事物或现象。
炽然(chì rán)的意思:形容火势旺盛、光彩耀眼,也用来形容情感或热情高涨。
澹泊(dàn bó)的意思:指心境淡泊、不争名利,追求内心的宁静和自在。
胶固(jiāo gù)的意思:团结一致,紧密结合
况乃(kuàng nǎi)的意思:更何况,何况
然不(rán bù)的意思:表示肯定,不容置疑
人心(rén xīn)的意思:指人们的思想、情感和意愿。
外诱(wài yòu)的意思:用外部的诱惑引诱他人。
危殆(wēi dài)的意思:形势危险,非常危急
无术(wú shù)的意思:指没有才能、没有本领。
销镕(xiāo róng)的意思:销镕是一个汉字成语,指的是金属器物经过熔炼、铸造等过程后,去除杂质,使其纯净光滑。引申含义是指人才经过历练,去除瑕疵,变得出类拔萃。
以为(yǐ wéi)的意思:错误地认为,误以为
至理(zhì lǐ)的意思:指最正确、最合乎道理的观点或理论。
- 鉴赏
此诗《古意四首(其二)》由明代诗人范宗晖所作,通过深邃的哲理思考,揭示了人性在欲望与诱惑面前的脆弱与迷失。
首句“人心固危殆”,开篇即点明人心本就充满危险与不确定性,为全诗奠定了基调。接着,“况乃众欲攻”一句,进一步阐述了外界诱惑对人心的侵蚀作用,强调了欲望对人的影响之大。
“外诱日胶固,乃蔽明与聪”两句,形象地描绘了外界诱惑逐渐加深,直至遮蔽了人的智慧与听力,暗示了人在欲望面前容易失去自我判断的能力。
“炽然不可遏,至理或销镕”则表达了欲望的强烈与难以遏制,甚至可能消解掉道德与真理,强调了欲望的破坏力。
最后,“制之岂无术,澹泊以为宗”提出了应对之策,即通过追求淡泊来控制欲望,将淡泊作为生活的最高准则。这不仅是对个人修养的建议,也体现了诗人对于如何在复杂社会中保持内心纯净的深刻思考。
整首诗以深沉的笔触,探讨了人性与欲望、道德与诱惑之间的复杂关系,既具有哲学思辨的深度,又蕴含着对个体道德修养的引导,展现了诗人对人生和社会问题的独到见解。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 诗词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