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9日(农历三月廿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姜贫乐赴陈华亭约·其二》
《送姜贫乐赴陈华亭约·其二》全文
宋 / 释居简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见说华亭政,平夷似太丘。

适时宽胜猛,几月很成柔。

袖刺方徂岁,敲弦倏借秋。

尺书寄意,君岂致书邮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尺书(chǐ shū)的意思:形容文章或书籍的篇幅短小。

寄意(jì yì)的意思:通过某种方式表达或传递某种意义或情感。

见说(jiàn shuō)的意思:指被人传颂或议论,形容某人的名声或事迹广为人知。

平夷(píng yí)的意思:平息战乱,使百姓安居乐业。

适时(shì shí)的意思:适时指的是在合适的时间、时机进行某项行动或采取某种措施。

书邮(shū yóu)的意思:书邮是指书信往来的意思,也用来形容书信频繁。

徂岁(cú suì)的意思:指时间的流逝,岁月的更迭。

致书邮(zhì shū yóu)的意思:发送信件或书籍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释居简所作的《送姜贫乐赴陈华亭约》其二,通过“见说华亭政,平夷似太丘”开篇,展现了对华亭治理的赞誉,将华亭的治理风格比作太丘,寓意其政治清明,平易近人。接下来的“适时宽胜猛,几月很成柔”两句,表达了在适当的时候,宽厚的政策比严苛更能取得成效,几个月的时间就能让强硬的态度变得柔和,体现了诗人对治理方式的深刻理解与赞赏。

“袖刺方徂岁,敲弦倏借秋”则描绘了时间的流逝和季节的更替,袖中藏着的针线仿佛记录着岁月的痕迹,而轻轻敲击琴弦,便能感受到秋天的来临,形象地展示了时光的流转与自然界的和谐共存。最后,“尺书频寄意,君岂致书邮”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即使相隔千里,一封书信也能传递深厚的情谊,不需借助邮差,直接寄情于文字之中。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对友人赴任的关切与祝福,也蕴含了对理想政治和社会和谐的美好愿景,以及对时间、自然与情感深刻的理解与感悟。

作者介绍

释居简
朝代:宋

释居简(一一六四~一二四六),字敬叟,号北涧,潼川(今四川三台)人。俗姓龙(《补续高僧传》卷二四作王)。依邑之广福院圆澄得度,参别峰涂毒于径山,谒育王佛照德光,走江西访诸祖遗迹。历住台之般若报恩。后居杭之飞来峰北涧十年。起应霅之铁佛、西余,常之显庆、碧云,苏之慧日,湖之道场,诏迁净慈,晚居天台。理宗淳祐六年卒,年八十三,僧腊六十二。
猜你喜欢

同诸王及大学士翰苑诸臣观莲六韵

明廷咨政暇,上苑对时良。

载赏云霞卉,言携鸳鹭行。

含飙承笋席,徼露坠银塘。

缛锦方迎日,扬檀正纳凉。

镜中妆绰约,画里袭芬芳。

共喜蒙多祜,相期戒匪康。

(0)

夜雨再作

彻夜徐听三月雨,北方似此近年无。

如膏恰继前朝泽,举耤行临千亩区。

檐齿水珠不断滴,枝头鸠鸟尚频呼。

慰馀转复增萦念,千里王畿可遍濡。

(0)

恭谒孝陵景陵感成长句

灵区郁护瑞云霞,展谒经年黯自嗟。

百世聪听彝训在,二陵颙仰圣踪遐。

继绳有系心弥愧,悦养无方敬倍加。

白发朝臣曾逮事,追惟谁不泪如麻。

(0)

蓟州道中作·其三

胜国三边重守防,严城楼橹监兴亡。

于今祗虑民滋庶,到处萦怀耕与桑。

(0)

峡中夜泛

夜静风初霁,彝陵好放舟。

峡云当岸落,峰月下滩流。

远水明村舍,恬波起棹讴。

更阑谁秉烛,空拟问三游。

(0)

登镇镜山

策马闲吟到上台,天然幽趣一楼开。

满城风雨当窗遇,千里江山入座来。

抚景每疑驹过隙,消愁更许客添杯。

消沉戈戟知何限,犹傍残云问劫灰。

(0)
诗词分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诗人
管道升 义净 宋齐丘 刘将孙 廖融 尤棐 李林甫 陈澧 鲍桂星 灵澈 孙觉 潘之恒 李光地 崔遵度 丰稷 司马相如 李显 包融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