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古·其十一》全文
- 鉴赏
这首诗通过子胥的形象,表达了对历史人物遭遇的同情与感慨。子胥,即伍子胥,春秋时期吴国的大臣,因劝谏吴王夫差而被逼自杀,其故事充满了悲剧色彩。
“子胥无饵口,行乞市门时。” 这两句描绘了伍子胥在困境中无奈求生的情景。他没有食物,只能在市集门口行乞,生活极其艰难。这里不仅展现了伍子胥个人的不幸,也暗示了当时社会的不公与冷漠。
“怨毒平生事,箫声谁得知。” 最后两句则深化了主题。伍子胥一生的冤屈与痛苦,只有他自己最清楚,但即便如此,他的悲愤之情也无法得到世人的理解或共鸣,只能通过箫声这一媒介,寄托他对命运不公的哀叹。这里的箫声,象征着一种无法言说的内心情感,以及对历史记忆的传递。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伍子胥形象的刻画,反映了对历史人物命运的深刻同情,同时也探讨了个体情感在社会中的孤独与难以传达的主题。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题岘山图
樽俎当年缓带公,山月自高亭自远。
荣荣枯枯几晋馀,世外蓬莱忽清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