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膏雨(gāo yǔ)的意思:指雨水丰沛,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
更步(gēng bù)的意思:更进一步,进一步提高
观梅(guān méi)的意思:观赏梅花。
满腔(mǎn qiāng)的意思:形容充满热情、激情或斗志。
梅香(méi xiāng)的意思:指梅花的香气,比喻文人墨客的高尚品质和独立人格。
生意(shēng yì)的意思:指商业活动、经营事务。
识趣(shí qù)的意思:指能够理解、顺应他人的意愿或情绪,不给他人添麻烦或困扰。
收拾(shōu shi)的意思:整理、整顿、整治
桃花(táo huā)的意思:桃花是指桃树开花的景象,常用来比喻美好的爱情或婚姻。
心虚(xīn xū)的意思:心里有所隐瞒或有愧疚感。
怡神(yí shén)的意思:心情愉悦,精神振奋
咏归(yǒng guī)的意思:咏归是指向往事回忆,表达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云将(yún jiāng)的意思:指在军事上以少胜多,以弱胜强,以智胜力的将领。
中藏(zhōng cáng)的意思:中间隐藏着。
自家(zì jiā)的意思:指自己的家庭或自己的事情。
- 翻译
- 咏归堂内宁静养神,漫步芳亭感受新意。
喜爱竹子心地空灵初生嫩笋,观赏梅花香气四溢渐露仁德。
云带着甘霖越过桐岭,水面泛起桃花映照剑津。
生机勃勃的峡谷中隐藏着什么?只有自己能感知那满腔春意。
- 注释
- 咏归堂:诗人所在的书房。
静怡神:使人精神平静。
芳亭:香气四溢的亭子。
识趣新:领略新的趣味。
爱竹:热爱竹子。
心虚:内心空灵。
梅香散:梅花香气飘散。
渐含仁:逐渐展现出仁爱之态。
云将膏雨:云朵带来雨水。
过桐岭:越过桐岭。
水泛桃花:水面漂浮着桃花。
剑津:剑津可能是河流名。
生意峡:充满生机的峡谷。
藏得否:是否隐藏着。
自家收拾:自己去感受。
满腔春:满怀的春天情感。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文人在归堂里静享悠闲生活的场景。"咏归堂里静怡神"表达了诗人在家中安逸自得的情态,心灵得以净化和升华。而"更步芳亭识趣新"则是说诗人在花香满径的亭子里散步,不仅享受自然美景,更有新的感悟和领悟。
接下来的两句"爱竹心虚初长笋,观梅香散渐含仁"展现了诗人的审美情趣。竹子刚萌发新芽,显示出一种清高脱俗的情怀;而对梅花的欣赏,则体现出了诗人对于坚贞不屈品格的赞美。
"云将膏雨过桐岭,水泛桃花出剑津"两句描绘了一个生动的自然景象。云层密布似乎要下雨,但雨水却只是轻抚山岭;而河水因春汛上涨,将桃花带入了一片繁华如同出鞘之剑的壮丽。
最后,"生意峡中藏得否,自家收拾满腔春"则是诗人对自己内心世界的探究。生机勃勃的情趣是否能在峡谷中找到隐藏?答案似乎是肯定的,因为诗人已经用自己的方式,将这份属于自然、也属于个人的春意,收集并珍藏于心。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日常生活的细腻描写和内心世界的深刻探索,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美与个人情操的深厚情感,以及他那种超脱尘世、自在享受的心境。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送商府判
比年十月君初来,梅花破雪迎君开。
自从佐剑寿民脉,凋山瘵水皆春台。
去年七月君开府,燕燕莺莺为君舞。
五日尽蛰潭底龙,千里应无市中虎。
今年二月君将归,风牵回柳萦君衣。
君衣不作回柳转,直上云端朝紫微。
紫微有馆名西掖,珠玉罗钿瞰金碧。
郎星卿月谩徘徊,个中自是神仙宅。
紫微有山名大坡,乌飞豸立冠峨峨。
一声霹雳震天地,万里腥血流江河。
紫微有旨垂丹册,二者于斯请君择。
便须东取元化钧,谈笑从容正疆埸。
君家事业铭冠裳,鸾凤指日鸣朝阳。
伊洛诸公有政事,洙泗诸子无文章。
禀违展转情难处,溪上恩波湛今古。
东风吹恨入长亭,零落桃花泪如雨。
《送商府判》【宋·华岳】比年十月君初来,梅花破雪迎君开。自从佐剑寿民脉,凋山瘵水皆春台。去年七月君开府,燕燕莺莺为君舞。五日尽蛰潭底龙,千里应无市中虎。今年二月君将归,风牵回柳萦君衣。君衣不作回柳转,直上云端朝紫微。紫微有馆名西掖,珠玉罗钿瞰金碧。郎星卿月谩徘徊,个中自是神仙宅。紫微有山名大坡,乌飞豸立冠峨峨。一声霹雳震天地,万里腥血流江河。紫微有旨垂丹册,二者于斯请君择。便须东取元化钧,谈笑从容正疆埸。君家事业铭冠裳,鸾凤指日鸣朝阳。伊洛诸公有政事,洙泗诸子无文章。禀违展转情难处,溪上恩波湛今古。东风吹恨入长亭,零落桃花泪如雨。
https://www.xiaoshiju.com/shici/80567c66f3f1af40370.html
感事
贱子昔在野,心哀此黔首。
丰年不饱食,水旱尚何有。
虽无剽盗起,万一且不久。
特愁吏之为,十室灾八九。
原田败粟麦,欲诉嗟无赇。
间关幸见省,笞扑随其后。
况是交冬春,老弱就僵仆。
州家闭仓庾,县吏鞭租负。
乡邻铢两徵,坐逮空南亩。
取赀官一毫,奸桀已云富。
彼昏方怡然,自谓民父母。
朅来佐荒郡,懔懔常惭疚。
昔之心所哀,今也执其咎。
乘田圣所勉,况乃余之陋。
内讼敢不勤,同忧在僚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