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云依电簇,微日记虹明。
树洗连帷出,荷翻百琲倾。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春雨之后的景象。开篇“层霭冒遥城,风长雨足轻”两句,勾勒出一幅迷蒙而又清新的雨后城市图景,其中“层霭”形容云雾的深厚,“遥城”则指远处的城郭,这里通过“冒”字表达了细雨濛濛的氛围。接下来的“风长雨足轻”更是渲染出一种悠长而不急躁的春日气息。
诗人随后笔锋一转,写道“暗云依电簇,微日记虹明。”这里,“暗云”、“依电簇”营造了一种神秘与动感的氛围,而“微日”则是对光线的细腻描绘,它透过云层投射在大地上,构成一种柔和而又奇特的光影效果。尤其是“记虹明”一句,不仅写出了彩虹出现的瞬间,更让人感受到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切体察。
接着,“树洗连帷出,荷翻百琲倾。”这两句则描绘了雨后的植物世界。“树洗”表明树木在春雨中得到了净化,而“连帷出”则形容树叶间露珠滴落的景象。至于“荷翻百琲倾”,则是对荷花被雨水打湿后摇曳生姿的细腻描写,既展示了植物生命力,也透露出诗人观察自然的细致心性。
最后两句,“幸无漂麦虑,舒啸倚前楹。”表达了诗人对于当前没有遭受洪水灾害而感到庆幸的感情。“漂麦”意指麦子被洪水冲走,这里的“幸无”则显示出一种平和安宁的情绪。而“舒啸倚前楹”,则是诗人在雨后找到一处避风之所,倚靠着门楣,感受着雨后的凉爽与静谧。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春雨后景象的细腻描绘,不仅展现了诗人的艺术功力,也传达了一种对自然美好和平常生活的深刻欣赏。
六月暑方剧,喘汗不支持。
逃之顾无术,惟望树影移。
或谓当读书,或劝把酒卮。
或誇作字好,萧然却炎曦。
或欲溪上钓,或思竹间棋。
亦有出下策,买簟倾家赀。
赤脚蹋增冰,此计又绝痴。
我独谓不然,愿子少置思。
方今诏书下,淮汴方出师。
黄旗立辕门,羽檄昼夜驰。
大将先擐甲,三军随指挥。
行伍未尽食,大将不言饥。
渴不先饮水,骤不先告疲。
吾侪独安居,茂林荫茅茨。
脱巾濯寒泉,卧起从其私。
于此尚畏热,鬼神其可欺。
坐客皆谓然,索纸遂成诗。
便觉窗几间,飒飒清风吹。
吴越东西州,浙江限其中。
黄旗高十丈,大舟凌虚空。
都人送留守,郡吏迎相公。
江心波涛壮,帐下鼓角雄。
乐哉公何憾,廷论则未同。
永怀前年秋,群胡方啸凶。
闾左发蓟北,戈船满山东。
旧盟顾未解,谁敢婴其锋。
公时立殿上,措置极雍容。
南荒窜骄将,京口起元戎。
旧勋与宿贵,屏气听指踪。
规模一朝定,强虏终归穷。
当时谓易耳,未见回天功。
及今始大服,咨嗟到儿童。
天心佑社稷,主圣肖祖宗。
旌节早来朝,笑谈折遐冲。
我生本痴绝,万事不系怀。
一朝蜕形去,岂问弃与薶。
游宦三十年,所向无一谐。
偶然有天幸,自退非人排。
黄纸如鸦字,君恩赐残骸。
剡溪回雪舫,云门散青鞋。
两犊掀春泥,一钵随午斋。
更当拥布被,高枕听鸣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