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于知,则同乎理者谓之是,异乎理者谓之非。
出于私,则同乎己者谓之是,异乎己者谓之非。
这首诗由宋代诗人邵雍所作,名为《知人吟》。邵雍,字尧夫,北宋时期著名的理学家、数学家和诗人。在这首诗中,邵雍以君子与小人的视角探讨了如何正确地认识他人。
邵雍首先指出,君子与小人在认识他人时的出发点不同。君子出于公心,基于对道理的理解来评价他人,认为符合道理的行为是正确的,违背道理的行为则是错误的。而小人则出于私心,他们只认同与自己利益或观点相同的人,将与自己意见相左的人视为错误的。
通过对比君子与小人的不同态度,邵雍旨在强调公正、客观的重要性。君子的评价标准是普遍适用的道理,而非个人的好恶或私利。这种公正的评价方式有助于建立和谐的社会关系,促进社会的健康发展。同时,诗中也暗含了对小人行为的批评,提醒人们在评价他人时应保持公正无私的态度,避免因私利而产生偏见。
邵雍通过这首诗,不仅展示了其深厚的哲学思想,还体现了他对人性和社会关系的深刻洞察。这首诗不仅是对个人修养的指导,也是对社会道德风尚的一种呼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