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十四日宿官塔下院二首·其一》全文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幽深的山林图景。诗人冯延登在八月十四日夜晚,宿于官塔下的寺院中,被野僧引领着去观赏茂密的修竹。拄杖踏入幽暗的树林,惊起了栖息的鸟儿,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生动的氛围。随后,诗人注意到一道细泉在青苔覆盖的石阶上潺潺流淌,发出悦耳的声音,这声音仿佛是古代琴师颖师演奏的音乐,让人感到心灵的宁静与和谐。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和内心世界的平静。通过“惊瞑禽”、“一道细泉鸣藓磴”、“恍如闲听颖师琴”等意象,诗人巧妙地将自然景观与内心情感相融合,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回归自然的意境。这种对自然美的追求和对内心宁静的向往,体现了中国古代文人崇尚自然、追求精神自由的传统审美观念。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赋得五星如连珠
步历天元纪,占星子夜初。
五行调自顺,众曜验非虚。
丽汉光相烂,披云色互舒。
贝连榆影密,珠贯纬文疏。
历历称天佐,累累傍日车。
正逢南至候,还绕北辰居。
东井曾秦分,灵台自鲁书。
更闻奎聚宿,太史奏何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