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见柳絮牡丹有感》
《见柳絮牡丹有感》全文
明 / 戚继光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鱼]韵

一团晴雪阶除,雨后名入眼疏。

来春天下似,不知何处是春居?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何处(hé chǔ)的意思:指不确定的地方或未知的位置。

后名(hòu míng)的意思:指后来出现的名字或称号。

阶除(jiē chú)的意思:指逐层清除,一层一层地去除。

来春(lái chūn)的意思:指春天的到来或春季的来临。

乱阶(luàn jiē)的意思:形容楼梯或台阶错乱不齐的样子。

名花(míng huā)的意思:指在某一领域或某一时期享有盛名的人或物。

晴雪(qíng xuě)的意思:指天晴后下雪,形容天气寒冷但阳光明媚。

入眼(rù yǎn)的意思:指引人注意、显眼、引人注目。

天下(tiān xià)的意思:指整个世界、全国或全境。

一团(yī tuán)的意思:形容事物杂乱无序,没有条理。

雨后(yǔ hòu)的意思:指雨后天晴,雨过天晴,形容事情经过困难或逆境后,出现好转或变得更好。

鉴赏

这首诗由明代诗人戚继光所作,名为《见柳絮牡丹有感》。诗中描绘了春日里自然界的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作者对春天变化的感慨。

首句“一团晴雪乱阶除”,以“晴雪”比喻柳絮的轻盈与洁白,形象地描绘了柳絮在阳光下飘散的情景,落在台阶之上,显得杂乱而美丽。这一句既描绘了视觉上的美感,也暗示了春天的生机与活力。

次句“雨后名花入眼疏”,紧承上句,描述了雨后的名花在经过雨水的洗礼后,虽然花朵稀疏,但更加显得珍贵和引人注目。这里不仅赞美了名花的美丽,也暗含了自然界中雨后的清新与宁静。

第三句“春来春去天下似”,表达了时间流逝、季节更替的哲理思考。春天的到来与离去,仿佛整个世界都在经历着循环往复的变化,强调了自然界的永恒规律与人类生活的短暂性。

最后一句“不知何处是春居?”则以疑问的形式,表达了作者对于春天位置的不确定感,以及对春天美好时光易逝的感慨。这句话既是对自己内心情感的抒发,也是对读者的一种启发,让人思考如何在忙碌的生活中找到属于自己的春天,珍惜每一刻的美好。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观察和深刻的思考,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与对生命意义的探索,语言简洁而富有深意,体现了中国古代文人对自然与人生的独特感悟。

作者介绍
戚继光

戚继光
朝代:明   字:元敬   号:南塘   籍贯:山东登州

戚继光(1528年11月12日-1588年1月5日),字元敬,号南塘,晚号孟诸,卒谥武毅。汉族,山东蓬莱人(一说祖籍安徽定远,生于山东济宁微山县鲁桥镇)。明朝抗倭名将,杰出的军事家、书法家、诗人、民族英雄。
猜你喜欢

积霭

积霭收残雨,千峰在小楼。

忽然空远思,野服上渔舟。

(0)

题张圣言画四时景物·其二

成阴众木与天参,日暮风雨地轴翻。

曾向庐山问行李,石门西路接僧垣。

(0)

玩松竹·其一

萧萧园中竹,不复数萱草。

苍苍池上松,岂更问蘋藻。

二物吾所爱,难为俗人道。

竹如吾之节,松似吾之老。

烟雨风月中,形声俱媚好。

(0)

七绝三首·其二

周遭圩岸缭山城,一眼圩田翠不分。

行到秋苗初熟处,翠茸锦上织黄云。

(0)

汉炳丹山晚进知学以来尝于文字中敬识先生矣试吏赤水偶逢先生经由为龙多少驻行旆出三诗以贲之汉炳不揆荒拙勉继严韵·其三

披露已谐平日志,开云须信大贤能。

只馀天道终堪倚,不问人间爱与憎。

(0)

洋州三十景·其十吏隐亭

心休忘物我,道胜一轩静。

隐几度朝晡,可嗟人畏影。

(0)
诗词分类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诗人
林佩环 刘子玄 刘昚虚 李季兰 赵徵明 仲子陵 陈慥 王庭珪 刘子翬 熊禾 麹信陵 常楚老 李澣 窦弘余 道潜 黄炎培 丰子恺 朱光潜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