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从观物后,清似在山时。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风神(fēng shén)的意思:形容人或事物具有矫健、迅捷的特点,如同风一般神速。
高誉(gāo yù)的意思:指得到高度的赞誉和荣誉。
湖海(hú hǎi)的意思:湖海指广阔的水域,也用来形容事物的广阔、辽阔。
来者(lái zhě)的意思:指来的人或事物。
凄凉(qī liáng)的意思:形容景象、声音等给人以寒冷、凄凉、悲哀之感。
沈河(shěn hé)的意思:指人心沉静、不慌不忙的状态,也比喻事物平稳、安定。
晓鼓(xiǎo gǔ)的意思:指黎明时分鼓声响起,象征着新的一天开始。也用来比喻一个新的时代或者新的局面的开始。
研池(yán chí)的意思:指学问渊博,知识丰富。
- 鉴赏
这首挽诗以哀悼之情,描绘了陈复新的形象与品格。首句“湖海闻高誉”,点出陈复新在人们心中的崇高声望,如同其行迹遍布广阔天地。接着“风神若见之”一句,以“风神”形容陈复新的气质,仿佛他的风采依然可见,流露出对逝者的怀念与敬仰。
“化从观物后,清似在山时”两句,运用对比手法,一方面说明陈复新在观察万物之后,其思想与行为已融入自然,另一方面则强调他内心的纯净,犹如山中清泉,不染尘埃。这种对陈复新人格的高度赞扬,体现了对其精神境界的深刻理解与高度评价。
“晓鼓沈河树,秋尘生研池”描绘了一幅静谧而略带悲凉的画面,晓鼓声沉寂于河畔的树木间,秋日的灰尘在砚池中轻轻飘散,营造出一种时间流逝、物是人非的氛围,暗示着陈复新的离去给周围环境带来的变化,同时也表达了对逝去岁月的感慨。
“凄凉携鹿路,来者复为谁”则是对陈复新生前足迹所及之处的追忆,鹿路象征着他曾经走过的道路,如今却显得凄凉,引申出对未来的疑问——未来还有谁能像他那样留下如此深远的影响?这一问,既是对逝者的深切怀念,也是对陈复新精神传承的深深忧虑。
整体而言,这首挽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邃的思考,不仅展现了陈复新的高尚品质和深远影响,也表达了对逝者的哀思与对未来的忧虑,是一首情感丰富、寓意深刻的挽歌。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 诗词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