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6日(农历三月十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三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陈复新挽诗》
《陈复新挽诗》全文
明 / 张琦(君玉)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湖海高誉风神若见之。

化从观物后,清似在山时。

晓鼓沈河树,秋尘生研池

凄凉携鹿路,来者复为谁。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风神(fēng shén)的意思:形容人或事物具有矫健、迅捷的特点,如同风一般神速。

高誉(gāo yù)的意思:指得到高度的赞誉和荣誉。

湖海(hú hǎi)的意思:湖海指广阔的水域,也用来形容事物的广阔、辽阔。

来者(lái zhě)的意思:指来的人或事物。

凄凉(qī liáng)的意思:形容景象、声音等给人以寒冷、凄凉、悲哀之感。

沈河(shěn hé)的意思:指人心沉静、不慌不忙的状态,也比喻事物平稳、安定。

晓鼓(xiǎo gǔ)的意思:指黎明时分鼓声响起,象征着新的一天开始。也用来比喻一个新的时代或者新的局面的开始。

研池(yán chí)的意思:指学问渊博,知识丰富。

鉴赏

这首挽诗以哀悼之情,描绘了陈复新的形象与品格。首句“湖海闻高誉”,点出陈复新在人们心中的崇高声望,如同其行迹遍布广阔天地。接着“风神若见之”一句,以“风神”形容陈复新的气质,仿佛他的风采依然可见,流露出对逝者的怀念与敬仰。

“化从观物后,清似在山时”两句,运用对比手法,一方面说明陈复新在观察万物之后,其思想与行为已融入自然,另一方面则强调他内心的纯净,犹如山中清泉,不染尘埃。这种对陈复新人格的高度赞扬,体现了对其精神境界的深刻理解与高度评价。

“晓鼓沈河树,秋尘生研池”描绘了一幅静谧而略带悲凉的画面,晓鼓声沉寂于河畔的树木间,秋日的灰尘在砚池中轻轻飘散,营造出一种时间流逝、物是人非的氛围,暗示着陈复新的离去给周围环境带来的变化,同时也表达了对逝去岁月的感慨。

“凄凉携鹿路,来者复为谁”则是对陈复新生前足迹所及之处的追忆,鹿路象征着他曾经走过的道路,如今却显得凄凉,引申出对未来的疑问——未来还有谁能像他那样留下如此深远的影响?这一问,既是对逝者的深切怀念,也是对陈复新精神传承的深深忧虑。

整体而言,这首挽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邃的思考,不仅展现了陈复新的高尚品质和深远影响,也表达了对逝者的哀思与对未来的忧虑,是一首情感丰富、寓意深刻的挽歌。

作者介绍

张琦(君玉)
朝代:明

猜你喜欢

绍隆上人

行以德绍,道以时隆。浮薄在彼,端确在躬。

衣单下事还一同,道德言行诚明中。

语默动静昭日月,折旋俯仰生春风。

上人夏在集云峰,倏起湘江归兴浓。

庭前索索飘井桐,赤肩担瘦筇。

(0)

偈颂七十二首·其十一

语默俱忘非是非,圣凡情尽绝玄微。

穿花蛱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

(0)

偈颂七十二首·其四十九

树头金果铁团栾,千圣犹难著眼看。

莫谓临机曾掇退,当阳托出已和盘。

(0)

今朝八月初五,好事分明为举。

岭头漠漠秋云,树底鸣鸠唤雨。

昨夜东海鲤鱼,吞却南山猛虎。

虽然有照有用,毕竟无宾无主。

唯有文殊普贤,住,住,我识得你。

(0)

赠别法仪

四海欲行遍,心猿日渐驯。

贫高一生行,衣故十年尘。

如我如君者,无名无利身。

慇勤讶此别,忍泪已沾巾。

(0)

口占

谷口残春黄鸟稀,野梅山杏暗芳菲。

百千幽胜无人见,红白路花相杂飞。

(0)
诗词分类
幼儿必背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诗人
冯山 李处权 赵长卿 释智圆 凌义渠 丘葵 奕绘 释慧远 黎贞 李宪噩 周之琦 杨玉衔 释绍嵩 释慧开 邝露 梁有誉 龚璛 黎景义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