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如结,杜鹃啼彻。有泪都成血。
- 鉴赏
这首《点绛唇·客愁》由清代词人周季琬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客居异乡的愁绪与孤独感。
“露滴清辉”,开篇以露珠在月光下闪烁的景象,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凄凉的氛围。露珠的清辉不仅映照着月色,也映照出词人内心的孤寂与敏感。“惊禽摇动枝头月”,随着一阵声响,一只鸟儿惊飞,打破了月光下的宁静,同时也触动了词人心中的波澜。鸟儿的惊飞与月光的摇曳,象征着外界的干扰与内心的波动,两者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生动的画面。
“败窗风咽”,风吹过破旧的窗户,发出低沉的声音,仿佛是风在诉说着岁月的沧桑与时光的流逝。这句不仅描绘了环境的破败与凄凉,更暗示了词人内心深处的无奈与哀愁。窗外的风声,如同低语,诉说着时间的无情与生活的不易。
“客思寒于雪”,身处异乡的游子,心中涌起的思念之情比寒冷的冬雪还要沉重。这句话将客人的思乡之情与自然界的寒冷相比较,形象地表达了离家之人的孤独与痛苦。远离家乡的游子,每一份思念都如同冬日里的寒冰,冷彻心扉。
“吹落榆钱,为报芳春别”,春风轻拂,榆树上的叶子随风飘落,仿佛在告别春天。这一句既是对自然景象的描写,也是对时光流转、季节更替的感慨。榆钱的飘落,既是春天的结束,也是新生命的开始,它象征着离别与新生,同时也蕴含着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对未来的期待。
“心如结,杜鹃啼彻。有泪都成血。”最后两句直抒胸臆,表达了词人内心深处的愁苦与悲痛。心如结,形容愁绪深重,难以解开;杜鹃啼彻,杜鹃鸟的叫声凄厉,常被用来比喻哀伤或悲痛。这两句将词人的情感推向高潮,泪水中蕴含的不仅仅是悲伤,更是对生命无常、世事变迁的深刻感悟。
整首词通过一系列生动的意象和情感的层层递进,展现了客居异乡之人面对孤独、思念、离别时的复杂心情,以及对自然、时间、生命的深刻思考。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 诗词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