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吹笙(chuī shēng)的意思:指吹奏笙的音乐声,比喻虚假的言辞或虚有其表的行动。
东上(dōng shàng)的意思:指向东方上升,表示事物发展、壮大的趋势。
风起(fēng qǐ)的意思:指风开始刮起来,也比喻事情开始发生或情况开始变化。
何许(hé xǔ)的意思:何种、什么样的
涧道(jiàn dào)的意思:涧道指的是山间的小道或狭窄的山路。
木叶(mù yè)的意思:指人的名声或事物的声誉,如同树叶一样轻飘飘,容易被风吹落,形容不牢固、不可靠。
徘徊(pái huái)的意思:指人在某个地方来回走动,犹豫不决,无法下定决心。
气望(qì wàng)的意思:指人的声望和威望。
日光(rì guāng)的意思:指阳光,也用来形容事物明亮、光彩夺目。
烧丹(shāo dān)的意思:指炼制丹药时,丹药在炉中烧制,形成烧丹的过程。比喻经过煅炼、磨砺,人的品质得到提高。
石门(shí mén)的意思:指固执不改变的态度或观点。
曙色(shǔ sè)的意思:指天快要亮的时候的微光,比喻希望的曙光或事物即将好转的迹象。
望中(wàng zhōng)的意思:望中指的是远远望见中心,形容目光所及的地方都是中心,也可指期望的对象或目标。
行处(xíng chǔ)的意思:行为举止的地方
云气(yún qì)的意思:云气是指云彩的形态和气象变化,也用来比喻人们的言行举止。
-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刘崧的《将至高州忆佥宪潘士谦时分按雷琼》描绘了清晨登高远行的情景。首句“东上遥峰曙色催”,以“曙色催”形象地写出朝阳初升,催促旅人启程的景象。次句“日光林影共徘徊”,通过日光与林影的交织,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富有生机的氛围。
第三句“藤花乱落溪风起”,通过“藤花乱落”和“溪风起”,描绘了山路行进中藤蔓花朵随风飘落,微风轻拂的动态画面。第四句“木叶骤鸣山雨来”,则以“木叶骤鸣”预示山雨将至,增添了旅途的不确定感。
第五句“涧道水深行处转”,写出了山涧小径曲折,流水潺潺,暗示了道路的艰险。最后一句“石门云气望中开,潘仙何许烧丹去”,借景生情,想象潘士谦仙人似在远方炼丹,表达了对友人的怀念以及对超脱尘世的向往。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自然景色为背景,寓情于景,表达了诗人即将到达目的地时的思绪和对友人的深深怀念。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元城行
元城郭使君,爱母不逮餐。
刻木貌慈母,去官西山濆。
上堂示甘旨,下堂候寒温。
人见使君孝,作书细讨论。
我论使君政,亦由孝所敦。
虞周虽已远,此道今幸存。嗟乎!
使君天壤何茫茫,此道谁与期?
天虽高,孝心本自达天德;
地虽厚,孝心当有彻地时。
何必邦人子弟能化之,致之家国、天下皆尔为。
秋风吹庭树,树叶秋如雨。
秋树则有枯,乌生长顾雏。
和答杨茂才
始我南山居,与子共朝夕。
服事子尊君,德义蔼夙昔。
焉知二十载,万变如顷刻。
渔钓负平生,浩荡随所适。
进惭负官义,退愧寻幽迹。
而此山水间,时勤问消息。
夜深款岩扃,萝月在屋翼。
清言溢前闻,子学日有力。
世好将未忘,相资庶有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