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5日(农历三月廿八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鄱阳湖·其一》
《鄱阳湖·其一》全文
明 / 应臬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虞]韵

水路三百中流一苇孤。

嫌微点缀,反觉碍虚无

跋浪移舟偃,蒸霞落日扶。

南康多土著,强半上鱼租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跋浪(bá làng)的意思:形容行走在波浪中。

半上(bàn shàng)的意思:指某种情况或状态已经接近或达到了一定程度,但还没有完全达到目标。

点缀(diǎn zhuì)的意思:装饰、衬托,使事物更加美好。

落日(luò rì)的意思:指太阳落山,天色暗下来,也用来比喻人或事物的衰落、结束。

强半(qiáng bàn)的意思:指在一对相似的人或事物中,一个更强、更好的一方。

三百(sān bǎi)的意思:指数量众多,形容数量或程度非常大。

水路(shuǐ lù)的意思:指水上交通,也可用来比喻通达的途径或方法。

土著(tǔ zhù)的意思:指某地区或某个民族的原住民。

微点(wēi diǎn)的意思:微小的数量或程度。

嫌微(xián wēi)的意思:对微小的事物或差距感到不满,不屑一顾

虚无(xū wú)的意思:没有实际内容或意义的空虚状态。

一苇(yī wěi)的意思:比喻柔弱的力量也能产生巨大的影响。

鱼租(yú zū)的意思:指以鱼为租,比喻被人剥削,受人榨取利益。

中流(zhōng liú)的意思:处于中间位置,居于中间地位。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鄱阳湖的壮丽景象,诗人应臬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湖面的广阔与波澜壮阔。

首句“水路将三百”,开篇即以数字“三百”强调鄱阳湖的辽阔,仿佛在说,这湖面之广,足以容纳数百里的行船之路。接着,“中流一苇孤”一句,巧妙地运用了对比手法,将湖面的浩渺与小舟的孤单形成鲜明对比,既突出了湖面的宽广,也赋予了小舟一种超然独立的意境。

“稍嫌微点缀,反觉碍虚无。”这两句进一步描绘了湖面上的景致。微小的点缀,如远处的山影或是近处的水草,原本可能只是寻常之物,但在广阔的湖面上显得格外突出。然而,这些点缀反而让整个画面更加生动,更显出湖面的空灵与深远。

“跋浪移舟偃,蒸霞落日扶。”这两句则通过动态的描写,展现了湖面的活力与变化。风浪起伏,舟行其中,仿佛与波浪共舞;而夕阳西下,霞光映照,为湖面披上了一层金色的外衣,增添了几分温暖与诗意。

最后,“南康多土著,强半上鱼租。”这一句转而关注了湖边的人们,他们世代生活于此,依靠渔业为生。这里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观,也触及了人与自然的关系,体现了诗人对这片土地深厚情感的流露。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观察和丰富的想象,成功地捕捉了鄱阳湖的壮美与深邃,展现了大自然的雄浑与生命的活力,同时也融入了人文关怀,是一首富有意境和情感深度的作品。

作者介绍

应臬
朝代:明

猜你喜欢

点绛唇·紫雾香浓

紫雾香浓,翠华风转花随辇。
洞天云暖。
一片笙歌远。
水展龙舟,忆侍瑶池宴。
闲庭院。
梦回春半。
雪鬓无人见。

(0)

蝶恋花·深炷熏炉扃小院

深炷熏炉小扃院。
手捻黄花,尚觉金犹浅。
回首画堂双语燕。
无情渐渐看人远。
相见争如初不见。
短鬓潘郎,斗觉年华换。
最是西风吹不断。
心头往事歌中怨。

(0)

蝶恋花·雪後江城红日晚

雪后江城红日晚。
暖入香梢,渐觉玲珑满。
仿佛临风妆半面。
冰帘斜卷谁庭院。
折向樽前君细看。
便是江南,寄我人还远。
手把此枝多少怨。
小楼横笛吹肠断。

(0)

减字木兰花·碎红如绣

碎红如绣。
摇曳东风垂彩绶。
拟倩柔条。
约住佳人细柳腰。
蜀江春绿。
争似枝头能结束。
纤手攀时。
欲绾同心寄与谁。

(0)

减字木兰花·眉山敛额

眉山敛额。
往事追思空手拍。
雁字频飞。
生怕人来说著伊。
闲抛绣履。
愁殢香衾浑不起。
莫似扬州。
只作寻常薄幸休。

(0)

虞美人·重帘小阁香云暖

重帘小阁香云暖。
黛拂梳妆浅。
玉箫一曲杜韦娘。
谁是苏州刺史、断人肠。
醉归旋拨红炉火。
却倚屏山坐。
银缸明灭月横斜。
还是画楼角送、小梅花。

(0)
诗词分类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诗人
太白山神 李璟 陈季同 周晋 严忠济 田游岩 王象春 郏亶 崔元略 滕珦 王嫱 梁焘 都穆 温峤 班婕妤 陈时政 叶法善 储瓘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