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笔试(bǐ shì)的意思:通过书面考试评估学生的知识水平。
春衣(chūn yī)的意思:指春天穿的衣服,比喻美好的事物或者令人愉悦的事物。
春寒(chūn hán)的意思:春天的寒冷
干名(gàn míng)的意思:指没有实际能力或资格,只有名义上的职位或身份。
翰墨(hàn mò)的意思:指书法或绘画的艺术。
茫然(máng rán)的意思:形容心神迷惘,不知所措。
墨场(mò chǎng)的意思:指文人、书法家或画家的工作场所,也比喻文人墨客的聚集地。
年间(nián jiān)的意思:指一段时间内,特定的年代或时期。
弱岁(ruò suì)的意思:指某人年纪尚小,年岁尚幼,尚未成熟。
十年(shí nián)的意思:指时间长久,表示时间的长短。
摇笔(yáo bǐ)的意思:指写作时思路不连贯,没有章法,毫无条理。
玉皇(yù huáng)的意思:指天上的皇帝,也用来形容地位崇高、尊贵的人物。
翰墨场(hàn mò chǎng)的意思:指文人雅士的聚集地,也指文化交流的场所。
- 注释
- 弱岁:年轻的岁月。
干名:追求功名。
翰墨场:文人墨客的场所,指考场或文学创作。
春寒:春天的寒冷天气。
笔试:书面考试。
西厢:这里可能指的是《西厢记》,一部描写爱情的古典戏剧,此处比喻书房学习。
茫然:迷茫,不知所措。
二十年间事:过去的二十年时光。
还著:仍然穿着。
春衣:春季的衣服。
侍玉皇:侍奉玉皇,这里可能象征着继续追求功名,或者寓言式的表达。
- 翻译
- 年轻时一心追求功名,在文墨场上辛勤努力。
春寒时节,我还在书房里研读考试,如同《西厢记》中的场景。
- 鉴赏
这是一首描绘诗人参加科举考试时的情景,表达了对过去岁月的回忆和对未来的期待。开篇“弱岁干名翰墨场”,“弱岁”指年轻时代,“干名”意指仕途之路,而“翰墨场”则是指科举考试,这一句已经勾勒出诗人在青春时期即投身于读书写字、参与科考的生活。
接着“春寒摇笔试西厢”,“春寒”形容初春的气候,带有淡淡的凉意,“摇笔”则是写作时手中的笔在轻轻摇动,这个画面生动地展现了诗人在春日里认真书写的情景,而“试西厢”暗示这是一个考试之所。
第三句“茫然二十年间事”,“茫然”一词表达了一种恍惚若失的感觉,仿佛过去的一切都像梦中般模糊不清,“二十年”则是时间的流逝,诗人在回顾过去这段漫长岁月里的事迹。
最后一句“还著春衣侍玉皇”,“还著春衣”意味着又一次穿上了春日里的衣服,准备迎接新的开始,而“侍玉皇”则是在表达对贵人的侍奉之意,也许暗示诗人希望能够通过这次考试,进入朝廷为官。
整首诗不仅展示了诗人对于科举生活的熟悉感,还透露出一种期待和渴望,更有对过去岁月的深刻反思。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