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8日(农历三月廿一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读史述九章余读史记有所感而述之·其九张长公》
《读史述九章余读史记有所感而述之·其九张长公》全文
魏晋 / 陶渊明   形式: 四言诗  押[寘]韵

远哉长公萧然何事世路多端,皆为我异。

敛辔朅来,独养其志。寝迹穷年,谁知斯意。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长公(cháng gōng)的意思:指在公共场合长时间待着,不肯离开。

多端(duō duān)的意思:指一个人或事物具备多种才能或多个方面的特点。

何事(hé shì)的意思:表示问原因,询问事情的缘由。

敛辔(liǎn pèi)的意思:敛辔是一个形容词,指马匹停止奔跑,收敛马勒子。

寝迹(qǐn jì)的意思:指人已经去世,留下的床榻或者住所的痕迹。

穷年(qióng nián)的意思:形容日子过得非常贫困或困苦。

世路(shì lù)的意思:指人生道路、社会环境或人际关系。

为我(wèi wǒ)的意思:为了我

萧然(xiāo rán)的意思:形容冷清、寂寞无人的样子。

鉴赏

这首诗由陶渊明所作,名为《读史述九章》的第九章,是对历史人物张长公的感慨与赞美。诗中以“远哉长公,萧然何事?”开篇,表达了对张长公远离尘嚣、超凡脱俗生活的向往与敬佩。接着,“世路多端,皆为我异”一句,揭示了世间的复杂多变,以及张长公与众不同的处世态度。

“敛辔朅来,独养其志”描绘了张长公隐退山林,独自修养心性的形象,展现了他内心的坚定与高洁。而“寝迹穷年,谁知斯意”则表达了对张长公深藏不露、不为世人所知的高尚品质的赞叹。

整首诗通过对张长公生活状态的描绘,以及对其精神境界的赞美,体现了陶渊明对理想人格的追求和对自然生活的向往。诗中流露出的超脱世俗、追求内心宁静的思想,是魏晋时期文人普遍追求的精神境界。

作者介绍
陶渊明

陶渊明
朝代:魏晋

陶渊明(352或365年—427年),字元亮,又名潜,私谥“靖节”,世称靖节先生,浔阳柴桑(今江西省九江市)人。东晋末至南朝宋初期伟大的诗人、辞赋家。曾任江州祭酒、建威参军、镇军参军、彭泽县令等职,最末一次出仕为彭泽县令,八十多天便弃职而去,从此归隐田园。他是中国第一位田园诗人,被称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有《陶渊明集》。
猜你喜欢

广州北郊作·其二

髑髅台畔几英雄,血作青燐四野中。

鬼伯不惊魂魄毅,沙场往日共秦弓。

(0)

大明泉

峨眉洞穴此潜通,千里陂陀与蜀同。

泉水谁言君第五,先朝日月出其中。

(0)

采莲号子

花茎虽比叶茎长,花气何如叶气香。

寄语溪边采莲女,留将叶叶覆鸳鸯。

(0)

潭上作

鱼食白云影,不知花满潭。

持花作香饵,却被白鸥衔。

(0)

览镜

霜雪欺玄首,秋来见几丝。

多惭明镜照,正是始衰时。

(0)

奉答林木文泷水客舍见寄之作

嘉禾风雅盛,梅里更多贤。

特起君无敌,环攻我亦坚。

才华同六代,倡和得三年。

屡折鸳湖柳,频餐鹤渚莲。

莺花西子国,烟雨大夫船。

槜李芬馨处,鲈鱼泼刺边。

相知惟汝少,独立让谁妍。

笋比笼葱大,雏争鸑鹭先。

明堂成大玉,清庙作朱弦。

一自参商隔,徒教梦寐牵。

蚕娘悲嫁毕,浣女畏歌传。

白发重相遇,青云尚未然。

词章光越峤,行李苦峦烟。

暂作罗旁客,閒依鲍靓仙。

疮痍分大药,水火出炎天。

阴雨从斑管,慈云起锦笺。

能招徐孺至,更使主人前。

昼引龙龛坐,春留玉枕眠。

孝承名父志,忠在大人篇。

莫遣廷臣荐,鸣珂便入燕。

(0)
诗词分类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诗人
曹端 陆树声 吕蒙正 辅广 高珩 董思恭 吴锡麒 宋江 蔡允恭 陈寿 惠洪 阮瑀 赵彦昭 郭苍 瞿式耜 李义府 萧悫 蔡确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