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俗常如病,看花亦似秋。
渐觉身非我,都迷蝶与周。
丹丘(dān qiū)的意思:指红色的山丘,也用来比喻喜庆的场合或美好的景色。
何烦(hé fán)的意思:何烦是一个四字成语,意为“为什么要麻烦自己”。它常用来形容一个人不愿意做麻烦或费力的事情。
看花(kàn huā)的意思:看花指目光不专注、注意力不集中,只顾观看花朵而忽略了其他重要事物。
迷蝶(mí dié)的意思:指迷恋于美丽事物或追求虚幻幸福的人。
时复(shí fù)的意思:时光回转,时间重复。
五色(wǔ sè)的意思:形容色彩丰富多样,闪烁夺目。
无时(wú shí)的意思:没有时候,表示没有时间的概念。
镇长(zhèn cháng)的意思:指镇级行政单位的负责人,也可以泛指其他地方行政单位的负责人。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群玉的作品,名为《半醉》。诗中的意境和情感处理都体现了诗人的独特风格。
"处俗常如病,看花亦似秋。" 这两句通过将日常生活比作疾病,将看花与秋天相联系,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对美景物的淡然态度。诗人似乎在说,即便是在红尘中,也能保持一份清醒和远离尘嚣的心境。
"若无时复酒,宁遣镇长愁。" 这两句则表达了诗人面对生活中的烦恼时的选择。他宁愿用酒来消愁,而不愿意让烦恼占据心头。这也反映出古代文人常用的解压方式之一——借助酒精来暂时逃避现实。
"渐觉身非我,都迷蝶与周。" 这两句诗中,"渐觉身非我"表达了一种灵魂超脱身体的感觉,这是中国古典文学中常见的一种修辞手法,用以形容心境的变化或对现实的疏离感。而"都迷蝶与周"则是在用蝴蝶和周公(周朝的开国君主)来比喻自己的迷茫状态,既有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也有对世间纷争的不解。
"何烦五色药,尊下即丹丘。" 最后两句诗则是在说,对于诗人来说,用不着那些复杂多样的治疗之法,只需静坐以养心灵,便如同达到道家修炼中的至高境界——丹丘。这也反映出诗人对于内心世界的追求和对外在物质追求的淡漠。
整首诗通过对比和象征的手法,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看法,以及他对于精神寄托和超越尘世的追求。
榻前一疏犯龙颜,身在危疑进退间。
自是直言难见售,却于大义颇相关。
孤忠力为朝廷计,众望公归台省班。
毕竟名高人所忌,且移别眼看青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