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5日(农历三月廿八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癸未元旦》
《癸未元旦》全文
清 / 陈曾寿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去国蓬飘岁在辛,卅年重作旧京人。

更无爆竹喧残夜,剩与寒梅早春

洗面点茶圆昨梦,呼笤忘帚隔前尘

自家康济何事扫地焚香日课新。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残夜(cán yè)的意思:夜晚已经过去一半或更多,仍然没有入睡的状态。

点茶(diǎn chá)的意思:指点评、教导别人。

焚香(fén xiāng)的意思:燃烧香烟以表示敬意或祈祷

寒梅(hán méi)的意思:形容在寒冷的冬天中依然能够保持傲然不屈的精神和坚强的意志。

何事(hé shì)的意思:表示问原因,询问事情的缘由。

旧京(jiù jīng)的意思:旧京指的是古代的京城,也可用来形容过时、落后的事物。

康济(kāng jì)的意思:康济是一个汉语成语,意思是安抚、安慰、救济。

蓬飘(péng piāo)的意思:形容物体或人的形态轻盈、飘逸、不牢固。

前尘(qián chén)的意思:指过去的事物或经历

去国(qù guó)的意思:离开自己的国家,背井离乡。

日课(rì kè)的意思:每天都要做的事情;日常工作或学习任务

扫地(sǎo dì)的意思:指清理、整理、打扫地面。也比喻清除污秽、整顿秩序。

洗面(xǐ miàn)的意思:洗脸。也用来比喻改过自新,洗去污垢,重新做人。

早春(zǎo chūn)的意思:早春指的是春天初期,即冬季过去但尚未完全进入春季的时候。

自家(zì jiā)的意思:指自己的家庭或自己的事情。

鉴赏

这首诗《癸未元旦》是陈曾寿在清末近现代初时期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回归故都北京时的感慨与心境。

首联“去国蓬飘岁在辛,卅年重作旧京人”,开篇即以“蓬飘”比喻自己漂泊在外,远离国家,如今在辛年的年末得以重返故都,成为“旧京人”。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深切思念和对回归的喜悦之情。

颔联“更无爆竹喧残夜,剩与寒梅伴早春”,描述了诗人回归后的环境氛围。没有了往昔辞旧迎新的爆竹声,只有寒梅在早春时节陪伴着诗人,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凄凉的景象,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感慨。

颈联“洗面点茶圆昨梦,呼笤忘帚隔前尘”,进一步展现了诗人的日常生活状态。通过“洗面点茶”这一日常活动,诗人仿佛在回味过去的梦想,而“呼笤忘帚”则象征着与过去纷扰的往事隔绝,追求内心的平静与简单生活。

尾联“自家康济复何事,扫地焚香日课新”,诗人自问,个人的健康与安宁还需要做什么?他选择通过“扫地焚香”的仪式,每日更新自我,寻求内心的宁静与和谐。这一联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以及对内心世界的重视。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回归故都后的复杂情感,既有对过往岁月的怀念,也有对当下生活的反思,以及对未来日子的期许,充满了深沉的哲理意味。

作者介绍

陈曾寿
朝代:清

猜你喜欢

送尤安礼·其二

君子之马,六辔沃若。言念君子,如金如锡。

其德不回,威仪抑抑。

(0)

从狩武冈和胡学士韵二首·其一

丹崖翠岭接岧峣,万骑交驰不惮遥。

前队綵旄穿碧树,中军黄幄丽晴霄。

云藏网罟参差出,草合冈原逦迤烧。

农事已閒脩武事,共怀词赋从銮镳。

(0)

题竹

粉箨解香苞,新梢展凤毛。

空庭明月夜,只怪粉墙高。

(0)

题双鸟图·其一

婀娜绿杨枝,上有双鸲鹆。

焉知九苞凤,终择丹山宿。

(0)

白云窝

道人昔隐吴山麓,檐下常留白云宿。

道人今住钟山西,半櫩思借白云栖。

吴山钟山相对起,江水江花三百里。

多情惟有故山云,长日氤氲落窗几。

窗几白云看渐多,道人身在白云窝。

兴来击碎铁如意,翻作青天白日起。

青天云起知多少,笑指蓬莱山石小。

沧溟弱水一杯中,咫尺扶桑海光晓。

我生本是无心人,叨入青琐陪朝绅。

平生无限江海趣,白云常与情相亲。

偶来假榻云窗卧,满屋白云寒欲堕。

横江孤鹤一声秋,枕上黄粮忽惊破。

(0)

听鹤轩

黄鹤楼头鹤飞去,辽东白鹤知何处。

何如结屋凤城西,坐听鹤声来玉宇。

玉宇澄清玉镜明,戛然孤响落青冥。

天风吹入松窗底,半夜秋生四座声。

窗中美人云霄士,素被香绡寒熟睡。

惊回一枕小游仙,恍在丹山璚岛里。

丹山琼岛綵云深,山中珠树森成林。

珠林花开不知数,花开处处皆仙禽。

何当飞弄瀛洲月,听取长鸣山石裂。

归来一笑蟠桃春,赤壁横江何足说。

(0)
诗词分类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诗人
宋教仁 富嘉谟 吴西逸 周容 庄忌 茅坤 曹希蕴 庞德公 刘崧 贾昌朝 黄福 陈文龙 王清惠 聂胜琼 木青 梅之焕 张昪 蔡薿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