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袁宗道所作的《送潘雪松柱史建言谪闽三首》中的第一首。诗中表达了对友人潘雪松因进谏而被贬至福建的感慨与关切。
首句“偶缘谏猎动天阍”,描绘了潘雪松因直言进谏触动了上层权力机构,暗示了他因言获罪的背景。这里的“天阍”比喻朝廷或权力中心,形象地展现了潘雪松谏言的后果。
次句“万里南迁亦主恩”,则在表面上看似矛盾,实则蕴含深意。一方面,潘雪松被贬至遥远的福建,这无疑是政治上的打击;另一方面,“主恩”二字表明,即便是在贬谪的境遇下,也依然承载着君主的恩典。这种表达方式既体现了对君主的尊重,也暗含了对潘雪松个人命运的复杂情感。
接下来的“一壑岂能安薜荔”,运用了自然界的意象来隐喻潘雪松的处境。一壑(山谷)象征着潘雪松被贬后的环境,薜荔则是生长在潮湿山谷中的植物,常用来形容环境恶劣或生活艰难。这句话表达了对潘雪松在贬谪之地生活的担忧和同情。
最后一句“五云长自忆兰荪”,则进一步深化了主题。五云象征着吉祥、尊贵,而兰荪则是高洁之物的代称,如兰花和香草。这句话意味着即使身处贬谪之地,潘雪松依然怀念着那些象征着高尚品德和理想追求的事物,表达了他对美好品质的坚守和对理想境界的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意象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对友人遭遇的深切关怀,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背景下文人士大夫对于道德勇气与个人命运的复杂思考。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木兰花慢
记罗浮仙子,俨微步、过山村。
正日暮天寒、明装淡抹,来伴清樽。
行云黯然飞去,怅参横月落梦无痕。
翠羽嘈嘈树杪,玉钿隐隐墙根。山阳一气变冬温。
真实不须论。满竹外幽香,水边疏影,直彻苏门。
仿佛对花终日,拌淋漓、襟袖醉昏昏。
折得一枝在手,天涯几度销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