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5月02日(农历四月初五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渔妇》
《渔妇》全文
明 / 屈大均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渔妇双鬟湿,波潮出没中。

手持葵鲤串,身倚蓼花篷。

要米量偏误,争钱数未工。

鱼人莫笑,不与疍家同。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波潮(bō cháo)的意思:指波涛汹涌的大浪,也比喻形势的变动和社会的激荡。

不与(bù yǔ)的意思:不互相交流或接触

出没(chū mò)的意思:指人或事物在某个地方频繁出现或活动。

双鬟(shuāng huán)的意思:形容女子梳着两个鬏髻,也比喻双方争斗、相持不下。

渔妇(yú fù)的意思:指勤劳朴实的妇女,也用来形容勤劳的人。

鱼人(yú rén)的意思:形容能够在水中自如游动的人,比喻非常擅长水上活动或游泳的人。

鉴赏

这首《渔妇》描绘了一位在波涛中劳作的渔妇形象,细腻地展现了她的生活状态和内心世界。

首句“渔妇双鬟湿”,开篇即点明了渔妇的身份,同时通过“双鬟湿”这一细节,生动地表现了她劳作时的辛苦与忙碌。接着,“波潮出没中”一句,以动态的画面展现了渔妇所处环境的险恶与变化无常,暗示了劳动的艰辛。

“手持葵鲤串,身倚蓼花篷”两句,进一步刻画了渔妇的具体劳作场景。手持葵鲤串,意味着她正在捕鱼或整理捕获的鱼类;身倚蓼花篷,则是利用自然界的植物作为遮蔽物,既体现了渔妇的智慧,也反映了其生活环境的简陋与自然的融合。

“要米量偏误,争钱数未工”两句,通过日常生活中的小事,揭示了渔妇生活的不易。在物资匮乏的时代,每一粒米、每一分钱都显得格外珍贵,而“要米量偏误,争钱数未工”的描述,既体现了渔妇对生活的细心与谨慎,也反映了她们在物质追求上的艰难与努力。

最后,“买鱼人莫笑,不与疍家同”一句,以一种平和而又坚定的态度,表达了渔妇对于自己生活方式的自信与坚持。这里的“疍家”可能指的是另一种水上居民的生活方式,通过对比,突出了渔妇独立自主、自给自足的生活态度,以及对自身价值的认同。

整体而言,《渔妇》通过细腻的笔触,不仅展现了渔妇勤劳、坚韧的形象,也深刻揭示了当时社会底层人民生活的艰辛与不易,具有强烈的人文关怀和历史价值。

作者介绍
屈大均

屈大均
朝代:明   字:翁山、介子   号:莱圃   籍贯:广东番禺   生辰:1630—1696

屈大均(1630—1696),初名邵龙,又名邵隆,号非池,字骚余,又字翁山、介子,号菜圃,汉族,广东番禺人。明末清初著名学者、诗人,与陈恭尹、梁佩兰并称“岭南三大家”,有“广东徐霞客”的美称。曾与魏耕等进行反清活动。后避祸为僧,中年仍改儒服。诗有李白、屈原的遗风,著作多毁于雍正、乾隆两朝,后人辑有《翁山诗外》、《翁山文外》、《翁山易外》、《广东新语》及《四朝成仁录》,合称“屈沱五书”。
猜你喜欢

客珠崖怀罗浮寄山中诸子三十韵·其十三

一钵雕胡七碗茶,衲僧随分有生涯。

摩醯顶上开新眼,香象云中瘗旧牙。

结社更思修白业,还山不拟煮黄芽。

庵西道者如相问,宕子年来解破家。

(0)

途中口占

望望知何去,悠悠不定家。

泥深九折坂,尘冒只轮车。

斜日闻归鸟,回风见落花。

不堪回首处,几片赤城霞。

(0)

奉和籀书周大士十首·其五

莫笑鹑衣结,寒来便负暾。

桂枝香欲动,阳焰影频翻。

冷眼曾空世,忘机亦灌园。

寥寥泉石下,有客到蓬门。

(0)

初住雷峰下院寄秋渠兄

鼓角喧填异上方,闭门曾不减清凉。

閒阶雨过苔侵榻,破屋风筛树覆墙。

乞食千家分铄釜,降心半偈倚绳床。

莫辞雁翅城边路,小院梅花正早芳。

(0)

研邻

名园高馆旧风流,傍宅门通竹木稠。

曲径有花皆向牖,远山无面不宜楼。

白连江水心情迥,青入书帷翰墨秋。

人地幽奇千古事,天南谁复有林丘。

(0)

寿祖印·其六

五十皮肤气色光,我先牢落满头霜。

算来毕竟幽栖好,何日从君乞药囊。

(0)
诗词分类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诗人
杨赓笙 苏渊雷 伯昏子 顾毓琇 胡怀琛 龙榆生 刘景晨 邓均吾 乐时鸣 蔡淑萍 劳思光 金克木 夏承焘 施蛰存 蒋礼鸿 王揖唐 邓拓 夏仁虎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