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鉴赏
这首诗以秋花为题,描绘了秋夜中花与风相伴的情景,充满了深沉的秋意和细腻的情感。
首句“解语秋花花不如”,以拟人化的手法,将秋花赋予了理解言语的能力,却感叹它不如真正的语言表达情感的丰富与深刻。这既是对秋花美的赞美,也是对语言力量的肯定,暗示了文字在传达情感上的独特魅力。
次句“秋风每夜伴花居”,点明了秋风与秋花的亲密关系,夜晚的秋风似乎成了陪伴花儿的常客,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寂寞的氛围。这里的“伴”字,不仅写出了风与花的相依相伴,也暗含了诗人对这种自然景象的欣赏与感慨。
第三句“风寒莫遣花枝瘦”,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界的关怀之情。面对可能到来的寒冷,诗人祈求不要让花枝变得瘦弱,体现了对生命脆弱性的关注以及对美好事物的保护之心。这一句通过风与花的关系,进一步深化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主题。
最后一句“长使秋光护月初”,将视角转向了月光,暗示了秋夜的宁静与美丽。月光如同一位守护者,静静地照耀着初升的月亮,为整个秋夜增添了一抹温柔与神秘。这句话不仅描绘了美丽的自然景象,也寄托了诗人对宁静、和谐生活的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秋花、秋风、月光等自然元素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深刻感悟和对和谐生活的美好追求。语言流畅,情感真挚,富有画面感,是一首充满诗意的佳作。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宁郡未复大兵云集居民转徙悲不自胜
积雪连天白,重阴翳未光。
边城飞羽檄,转徙泪成行。
裋褐不完体,饥孩弃路旁。
宁无慈母意,待哺有高堂。
昔也栖丹穴,俯仰乐未央。
中途一失所,饮恨百年长。
豺虎食当道,白骨萎沙场。
身死知何处,凄怆断衷肠。
过者不忍闻,如渡深无梁。
何时济舟楫,欢腾齐万方。
偕秋原刺史游香岩寺晚宿李官桥·其三
虽探香岩奇,未历白崖妙。
远瀑散惊响,长林霭余照。
入冬石骨青,向晚江云烧。
人家背岭居,炊烟出屋筱。
牛羊见墟里,鸡豚聚古庙。
憩访野人名,归屏长官导。
眷兹畎亩间,慨予行役劳。
沽酒慰尘踪,濯缨聊强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