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6日(农历三月十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三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张工部庙》
《张工部庙》全文
宋 / 王安石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东]韵

使节纷纷禁中,几人曾到此城东。

独君遗像今如在庙食真须德与功。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zhānggōngmiào
sòng / wángānshí

使shǐjiéfēnfēnxiàjìnzhōngréncéngdàochéngdōng

jūnxiàngjīnzàimiàoshízhēngōng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纷纷(fēn fēn)的意思:形容事物多而杂乱,众多的样子

禁中(jìn zhōng)的意思:指被禁止进入的地方,也用来形容被限制或禁止的事物。

庙食(miào shí)的意思:指庙宇中的供品,比喻不劳而食、靠占有别人的劳动成果过日子。

如在(rú zài)的意思:如同在现场一样,形容描写得非常生动、逼真。

使节(shǐ jié)的意思:指派出使者前往他国,进行外交活动或传递信息的行为。

翻译
使者们络绎不绝地进入皇宫,有多少人曾经来到这座城市的东部。
只有你的遗像仍然留存,若要在此建立祠庙祭祀,确实需要美德和功绩作为依据。
注释
使节:朝廷派出的使者。
禁中:皇宫内部。
曾:曾经。
此城东:这座城市东部。
独:唯独。
遗像:遗留下来的画像。
今:现在。
如在:仿佛还在。
庙食:设立祠庙供奉。
真:确实。
须:需要。
德与功:美德和功绩。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政治家王安石的作品,名为《张工部庙》。王安石在诗中通过对比和反思,表达了自己对于历史人物和功绩的深刻认识。

"使节纷纷下禁中,几人曾到此城东。"

这两句描绘了一番繁忙而又严肃的朝廷场景,"使节"指的是朝廷派遣的使者,他们"纷纷"地进入禁中,也就是宫廷之中,而"几人曾到此城东"则表明只有少数的人物能够踏足这座宏伟的城市东部。这里借用了历史上某位重要人物的行迹,可能是指张公(张方平)在任时的威望和影响力。

"独君遗像今如在,庙食真须德与功。"

这一句中,“独君”特指被祭祀的人物,即张工部,也就是北宋初年的宰相张方平。"遗像今如在"表达了诗人对于历史人物形象的深刻记忆和尊崇,而"庙食真须德与功"则是说,供奉于庙中的不仅仅是物质上的祭品,更重要的是对其德行和功绩的纪念与颂扬。

王安石通过这四句诗,不仅展示了他深厚的历史文化素养,也表达了对于历史人物及其精神遗产应当如何传承和评价的思考。

作者介绍
王安石

王安石
朝代:宋   字:介甫   号:半山   生辰: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汉族,临川(今江西抚州市临川区)人,北宋著名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改革家。庆历二年(1042年),王安石进士及第。历任扬州签判、鄞县知县、舒州通判等职,政绩显著。熙宁二年(1069年),任参知政事,次年拜相,主持变法。因守旧派反对,熙宁七年(1074年)罢相。一年后,宋神宗再次起用,旋又罢相,退居江宁。
猜你喜欢

松云轩四首为陈宜赋·其二

何处飞来野鹤群,踏翻松顶翠纷纷。

清阴不动凉如水,自扫绿苔眠白云。

(0)

过桐陵杨公平别业不遇

门掩梨花听犬声,更无童子出相迎。

逢人谩说山居好,强半春晴却在城。

(0)

九月二十五日有传秋闱两榜至书舍见思永杨植以诗中乙科喜乡闾之有人学业之丕振因赋三绝以自释·其二

至顺壬申再贡贤,一从更制遂茫然。

惊看亚榜题杨植,憔悴西风十九年。

(0)

赠医士孙允道

架上方书手写成,柴门长掩背西城。

一帘香雾微风起,又听云窗捣药声。

(0)

赠王以成归广昌

印山馆前莺乱啼,人行明发度平西。

离情祗似池南柳,短叶长条未得齐。

(0)

赠刻工戴古心四绝·其四

金精谷口初相遇,喜子南游有远怀。

不见汉章遗石鼓,碧苔春雨上丹崖。

(0)
诗词分类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诗人
李璆 陈琳 徐干 汤惠休 倪思 汪洙 王季友 谢谔 完颜璟 杨玉环 杨凝式 陆九韶 李联琇 何承天 杨孚 徐安贞 刘细君 吉中孚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