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地一(dì yī)的意思:地位排在第一,居首位
风色(fēng sè)的意思:指风的气势和色彩,比喻景物或事物的气势、情趣或特点。
故驿(gù yì)的意思:故驿是一个古代词语,指的是已经废弃或不再使用的驿站。在现代汉语中,故驿也用来比喻事物的过时或废弃。
孤月(gū yuè)的意思:形容月亮孤单寂寞,没有伴星相伴。
古画(gǔ huà)的意思:指非常古老的画作,也可以用来形容古老的事物。
寒林(hán lín)的意思:
(1).称秋冬的林木。 晋 陆机 《叹逝赋》:“步寒林以悽惻,翫春翘而有思。” 唐 王维 《过李揖宅》诗:“客来深巷中,犬吠寒林下。” 宋 范仲淹 《和提刑赵学士探梅》诗之二:“静映寒林晚未芳,人人欲看 寿阳 粧。” 瞿秋白 《饿乡纪程》六:“车站前一片大旷场,四围寒林萧瑟,晓霜犹凝,飕颼的西北风吹着落叶扫地作响,告诉我们已经到了北国寒乡了。”
(2).梵语音译。弃尸之处。 唐 玄应 《一切经音义》卷七:“尸陀林,正言尸多婆那,此名寒林。其林幽邃而寒,因以名也。在 王舍城 侧,死人多送其中。今总指弃尸之处名‘尸陀林’者,取彼名之也。”画图(huà tú)的意思:用图画或图表等形式来表示或说明事物。
积雪(jī xuě)的意思:指积聚的雪,比喻长时间积累的事物。
黧面(lí miàn)的意思:面色黧黑,形容面色不好看。
诗句(shī jù)的意思:指诗中的句子或诗中的一句话。
霜华(shuāng huá)的意思:形容寒冷的气候下,植物叶面上结霜的景象。
天地(tiān dì)的意思:
◎ 天地 tiāndì
(1) [heaven and earth;universe;world]∶天和地。指自然界和社会
天地山川。——宋·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天地之闻。——清· 黄宗羲《原君》
天地之大
震动天地。——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2) [scope of operation;field of activity]∶比喻人们活动的范围
(3) [nature;be tween Heaven and earth] 指天地之间,自然界
天地之精也。——《吕氏春秋·慎行论》
天地百法乎。——清· 洪亮吉《治平篇》又
天地调剂之法也。
天地不能生人。
天地之所以养人也。新诗(xīn shī)的意思:指创作于近代的诗歌形式,与古代诗歌形式相对。
月上(yuè shàng)的意思:指夜晚时分,月亮升起到中天的时候。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广平道中的冬日景象,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界的寒冷与壮美。首句“风色著黧面,霜华侵老须”直接描绘了风霜交加的恶劣天气,使读者仿佛能感受到诗人脸上的沧桑与岁月的痕迹。接着,“昏埃埋故驿,积雪缟脩途”通过“昏埃”和“积雪”的对比,营造出一种厚重而静谧的氛围,让人仿佛置身于一片白茫茫的世界之中。
“冻岫新诗句,寒林古画图”两句,将眼前的景色比作诗句和画作,既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叹,也暗示了他内心的丰富情感。最后,“夜寒孤月上,天地一冰壶”以“孤月”映衬“夜寒”,进一步强化了孤独与寒冷的感觉,同时“天地一冰壶”这一比喻,形象地描绘出了整个世界在月光下呈现出的清冷与纯净之美。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冬日广平道中独特景象的深切感受,以及在严寒中寻找心灵慰藉的渴望。语言简洁而富有画面感,情感真挚而深沉,展现了诗人独特的艺术视角和审美情趣。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自湘川东下立春泊夏口阻风登孙权城
吴门此去逾千里,湘浦离来想数旬。
只见风师长占路,不知青帝已行春。
危怜坏堞犹遮水,狂爱寒梅欲傍人。
事往时移何足问,且凭村酒暖精神。
秋日留题蒋亭
西风才起一蝉鸣,便算关河马上程。
碧浪鹢舟从此别,丹霄鹄箭忍无成。
二年芳思随云雨,几日离歌恋旆旌。
回首横塘更东望,露荷烟菊倍伤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