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莎 庭 宋 /释 文 兆 苒 苒 從 莎 长 ,凄 凉 雨 乍 晴 。穷 秋 间 客 步 ,落 日 乱 蛩 鸣 。近 接 苔 阶 迥 ,遥 连 竹 径 平 。杖 痕 兼 鹤 迹 ,来 往 自 從 横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鹤迹(hè jì)的意思:指长时间不见的人再次出现,如同鹤迹一般罕见。
来往(lái wǎng)的意思:互相往来、交流
落日(luò rì)的意思:指太阳落山,天色暗下来,也用来比喻人或事物的衰落、结束。
凄凉(qī liáng)的意思:形容景象、声音等给人以寒冷、凄凉、悲哀之感。
穷秋(qióng qiū)的意思:形容秋季枯燥贫乏、无味无趣。
苒苒(rǎn rǎn)的意思:形容植物长势茂盛,繁荣昌盛。
苔阶(tái jiē)的意思:指长满了青苔的台阶,比喻长时间不用或不经人踩踏的地方。
竹径(zhú jìng)的意思:指狭窄而幽静的小径。
自纵(zì zòng)的意思:自我放纵,任意妄为。
纵横(zòng héng)的意思:指能够在各种情况下灵活应对、自如行动的能力或者人物。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秋日黄昏的静谧画面。"苒苒从莎长"写出了莎草丛生,随风摇曳的景象,暗示了时光的流逝。"凄凉雨乍晴"则点明了不久前还下过雨,此刻雨后初晴,空气清新,带着一丝凄凉之感。
"穷秋閒客步",诗人以闲客的身份漫步在深秋时节,足见其心境的悠闲和孤寂。"落日乱蛩鸣"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宁静,夕阳西下,秋虫的鸣声显得尤为嘈杂,却也增添了几分生动。
"近接苔阶迥,遥连竹径平",诗人走近苔藓覆盖的台阶,视线延伸到远方,竹径笔直而开阔,展现出庭院的清幽与深远。"杖痕兼鹤迹"暗示了诗人可能独自一人,杖藜而行,留下了清晰的痕迹,也暗含了对仙鹤出没的想象。
最后两句"来往自纵横",既描绘了诗人行走的自由自在,也寓言了人生的无常和自然的随意,给人留下回味的空间。整体而言,这是一首以景抒情,寓哲理于自然景色中的宋诗佳作。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解连环
泪淹妆薄。背东风伫立,柳绵池阁。
漫细字、书满芳笺,恨钗燕筝鸿,总难凭托。
风雨无情,又颠倒、绿苔红萼。
仗香醪破闷,怎禁夜阑,酒酲萧索。刘郎已忘故约。
奈重门静院,光景如昨。
尽做它、别有留心,便不念当时,两意初著。
京兆眉残,怎忍为、新人梳掠。
尽今生、拚了为伊,任人道错。
秋夜歌
书生白首无处著,病卧空斋夜萧索。
茶铛飕飕候汤熟,灯檠蔌蔌看烬落。
山童唤起已复倒,顾影自笑如孤鹤。
人言富贵堕骇机,一生穷愁正不恶。
架上故裘破见肘,床头残酒倾到脚。
问君何以鏖霜风,悠然卧听山城角。
白干铺别傅用之主簿
我行忽百里,送客亦已空。
傅子独眷眷,旦暮随此翁。
谢之不肯去,瘦马冲北风。
泥溅及马臆,霜飞逼裘茸。
茅店得小语,慨然念年凶。
不作儿女悲,道义相磨砻。
我归亦何为,鱼鸟愁池笼。
君乃台阁人,鸾凤仪笙镛。
若耶绕青山,天禄摩苍穹。
此别各努力,出处何必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