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博望驿登小亭次韵》
《博望驿登小亭次韵》全文
明 / 陈洪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驿舍何年构此亭,登高小坐有馀清。

风翻翠竹来淇上,云绕前峰忆洛城。

瘴海羽书随雁过,晨门箫鼓放人行。

民穷尚说频年旱,田里萧条久废耕。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晨门(chén mén)的意思:指早晨的门户,比喻新的一天的开始或事物的起点。

翠竹(cuì zhú)的意思:翠竹指的是绿色的竹子,比喻品德高尚的人或环境清幽的地方。

登高(dēng gāo)的意思:指登上高山或高楼,比喻达到较高的位置或境地。

放人(fàng rén)的意思:释放被拘留、囚禁或控制的人。

高小(gāo xiǎo)的意思:形容人或事物身材矮小,个头不高。

频年(pín nián)的意思:频繁地、屡次地、连年地

田里(tián lǐ)的意思:指人们在耕种、种植等农田里的活动。

箫鼓(xiāo gǔ)的意思:指音乐声,也用来比喻欢乐的场面。

萧条(xiāo tiáo)的意思:形容经济不景气、商业低迷或生活困顿。

小坐(xiǎo zuò)的意思:短暂地坐下

驿舍(yì shè)的意思:驿站的客栈或旅馆。

羽书(yǔ shū)的意思:指通过书信传递消息或传达意思。

瘴海(zhàng hǎi)的意思:瘴海指的是瘴气弥漫的海洋,也比喻充满危险的环境或困难重重的境地。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博望驿中一座小亭的景色与氛围,以及诗人对时局和民生的感慨。首联“驿舍何年构此亭,登高小坐有馀清”点明了小亭的所在与环境,给人一种宁静清新的感觉。颔联“风翻翠竹来淇上,云绕前峰忆洛城”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展现了风中翠竹摇曳生姿,云雾缭绕山峰的景象,同时也寄托了诗人对远方城市的怀念之情。

颈联“瘴海羽书随雁过,晨门箫鼓放人行”则转向了对时局的描述,暗示了边疆战事频繁,消息通过大雁传递,而城门处的箫鼓声则象征着人们在艰难环境中仍能保持生活的秩序与希望。尾联“民穷尚说频年旱,田里萧条久废耕”直接揭示了民生的困苦,连续多年的干旱导致农田荒芜,百姓生活艰难。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景物描写与社会现实的结合,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对远方的思念、对时局的关注以及对民生疾苦的深切关怀,展现了明代文人士大夫的忧国忧民情怀。

作者介绍

陈洪谟
朝代:明

明(1476—1527),字宗禹,明武陵人。明代文学家。正德时,知漳州,有惠政。累擢云南按察使,神采严重,不畏强御。嘉靖初,(公元一五二二年)巡抚江西,节财爱民。任内不畏强权,节财爱民,颇有政声,迁兵部侍郎,致仕归。居高吾山下,筑亭名静芳,自号高吾子。洪谟之诗,音节谐畅,有《静芳亭摘稿》(亦名高吾摘稿)八卷,与《治世余闻》,(均四库总目)并行于世。
猜你喜欢

夜归陈渡草堂时新与诸子别去有怀二首·其一

野夫也复到城市,日暮还寻四壁庐。

蛩响露余将入户,人归月里又离居。

坐凭乌几都忘我,起对流萤且废书。

正忆青衿同舍子,别来秋兴各何如。

(0)

病中秋日作四首·其三

一身之外不知谋,若道谋身病未瘳。

居并野僧方结夏,身随稿叶又经秋。

肥犹似鬼臞何状,少不如人老合休。

忽报吴门兵燹尽,古来佳丽说南州。

(0)

吴江三忠祠·其二

墓槚几经秋,兴亡一镯楼。

死应为厉鬼,生肯共金酋。

吴越车书混,江淮战伐休。

幸逢全盛世,此地弄扁舟。

(0)

赠徐学琴六十大复之父

改岁周正月,推年绛老人。

山田新刈秫,茅屋久藏珍。

白雪弦中意,青衫物外身。

赢金亦何羡,有子不为贫。

(0)

闻石屋彭君置生棺有感为赋四诗·其三

苦欲辞簪绂,归来掩故园。

无过六百石,只对五千言。

倚树看蜩化,逢人笑舌存。

老龙且莫去,为我发狂论。

(0)

送绪山出狱·其三

二载相逢一旦离,徘徊孰令我心悲。

此时此地真难得,说与儿孙世讲之。

(0)
诗词分类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诗人
胡则 叶衡 许询 彭启丰 郑谦 刘统勋 徐贤妃 吕公著 萧翼 任华 伯夷 崔旭 张建封 陈敬宗 联元 刘皂 李从周 张翰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