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子别三载,作客在陵州。
河清如子心,河浊如我愁。
浊在不可涤,清远安能求?
不可(bù kě)的意思:指超出人们的理解和想象,无法用常规思维解释的事物或现象。
沧洲(cāng zhōu)的意思:指时间的流逝和事物的变迁。
河清(hé qīng)的意思:指河水清澈透明,比喻社会风气纯洁,没有腐败现象。
河流(hé liú)的意思:河流是指大自然中形成的、由水流组成的河道。在成语中,河流常常用来比喻事物的流动、变化或者人们的生活状态。
黄河(huáng hé)的意思:指黄河,也用来比喻强大的力量或不可遏制的势头。
荒庭(huāng tíng)的意思:指家里荒芜、人丁凋敝的景象。
他乡(tā xiāng)的意思:指离开自己的家乡,到别的地方生活或工作。
相期(xiāng qī)的意思:约定某个时间、地点见面。
一面(yī miàn)的意思:表示两个或多个相对的事物或观点在同一时间、同一地点出现或发生。
知我(zhī wǒ)的意思:了解我自己
子来(zǐ lái)的意思:指事物或情况突然发生或出现。
作客(zuò kè)的意思:在他人家中作客,暂时寄居。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姚燮创作的《南辕杂诗一百八章》中的第三十七章。诗中描绘了友人徐子离别三年后再次相遇的情景,却因各自身在异乡而感慨万千。
首句“徐子别三载”,点明了友人分别的时间之长,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世事的变迁。接着“作客在陵州”一句,交代了友人当前所在之地,也暗含了异乡生活的不易与孤独。
“相期觌一面,复为他乡游。”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以及对重逢的期待,同时也流露出对再次漂泊他乡的无奈与感慨。接下来的“荒庭君所旅,门外黄河流。”描绘了友人居住环境的荒凉与孤独,门外的黄河则象征着广阔的世界与无尽的旅程。
“河清如子心,河浊如我愁。”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将黄河的清澈与浑浊分别比作友人心灵的纯净与自己的忧愁,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情感状态。这里“河清”象征着友人的乐观与希望,“河浊”则象征着诗人的忧虑与困扰。
“浊在不可涤,清远安能求?”表达了诗人对于自身困境的无奈与无法摆脱的现实。这里的“浊”不仅指黄河的浑浊,更暗喻了人生的烦恼与困扰。“清远”则象征着理想与追求的远方,但面对现实的困境,诗人感到难以达到。
最后,“子来知我来,我已归沧洲。”表明了友人之间的相互理解与支持,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对归隐生活的向往。这里的“沧洲”常用来形容远离尘嚣、宁静致远的地方,表达了诗人对心灵自由与精神归宿的渴望。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意象运用,展现了诗人与友人之间深厚的情感纽带,以及在复杂人生境遇中对自我与理想的深刻思考。
夜露摇井梧,明河涵左界。
酣眠知何益,筋力久已懈。
馀氛薄中餐,幅巾无所挂。
欲去岂不能,有兴辄中败。
浮醅济瓜茗,阴鼎漉姜芥。
忽醉此山中,解衣如脱械。
凉飔扫地生,尘暑焚香迈。
空巢见落毛,石发卷如虿。
垂云起嵚嵌,衣被松与桂。
夜含星斗光,隐若金石气。
雨来辄阻之,不得抚苍翠。
下有桑门子,饮用陶匏器。
盆中蓄海石,左顾如牡砺。
疑此碛上来,不知几年岁。
桑门却问客,所居何姓氏。
回指南海峰,苍茫倘一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