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春 听 琵 琶 兼 简 长 孙 司 户 唐 /白 居 易 四 弦 不 似 琵 琶 声 ,乱 写 真 珠 细 撼 铃 。指 底 商 风 悲 飒 飒 ,舌 头 胡 语 苦 醒 醒 。如 言 都 尉 思 京 国 ,似 诉 明 妃 厌 虏 庭 。迁 客 共 君 想 劝 谏 ,春 肠 易 断 不 须 听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须(bù xū)的意思:不必,不需要
都尉(dū wèi)的意思:都尉是指古代军队中的职位,后来引申为指挥军队的将领。
胡语(hú yǔ)的意思:指胡言乱语,没有道理或没有根据的话语。
京国(jīng guó)的意思:指国都,也可用于形容地位高贵、权势显赫的人。
虏庭(lǔ tíng)的意思:虏庭是指被俘虏的敌方将领在胜利者的庭院中执事,比喻被迫为敌人效力。
明妃(míng fēi)的意思:指明亮美丽的妃子,也用来形容容貌美丽的女子。
琵琶(pí pá)的意思:指琵琶这个乐器,也用来比喻事物相对应的关系。
迁客(qiān kè)的意思:指迁徙的人或群体
劝谏(quàn jiàn)的意思:劝告和规劝。
飒飒(sà sà)的意思:形容风声、树叶摩擦声等清脆而响亮的声音。
商风(shāng fēng)的意思:商业行为的风气或态度
舌头(shé tou)的意思:指能言善辩、口才好的人。
四弦(sì xián)的意思:指乐器琴弦的四根弦。
写真(xiě zhēn)的意思:形容事物非常逼真、真实。
醒醒(xǐng xǐng)的意思:意思是提醒别人醒悟过来,不要再做错误的事情。
真珠(zhēn zhū)的意思:指珍贵、宝贵的东西,比喻非常珍贵的人或事物。
- 注释
- 四弦:指筝或四弦琴,一种古代弦乐器。
琵琶:中国古代传统弹拨乐器。
真珠:比喻琴声圆润如珍珠般。
细撼铃:形容琴声细腻而有节奏。
商风:指秋天的风,常象征凄凉。
飒飒:风声。
舌头胡语:借指北方少数民族的语言。
苦醒醒:形容声音清晰而刺耳。
都尉:古代武官名,这里可能指被贬的将领。
京国:京城,首都。
明妃:指王昭君,因远嫁匈奴,故称明妃。
虏庭:对敌对国家朝廷的蔑称。
迁客:被贬谪的官员。
共君:与你,指共同听琴的人。
春肠:比喻柔肠,多情的心肠。
易断:容易伤感。
- 翻译
- 四弦琴的声音与琵琶不同,它轻弹出珍珠般的音符,像细碎的铃声摇曳。
指尖下的琴音透着凄凉,如同北风的悲鸣,又似胡人的语言在耳边清醒地响起。
琴声似乎在诉说都尉对京城的深深思念,又像明妃厌倦了异国的宫殿。
被贬的旅客和你都想借此琴声劝谏,但这触动心肠的旋律,易让人断肠,最好不必再听。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春日听闻琵琶之声的情景,并通过对琵琶声线的刻画,抒发了自己对于过去事物的怀念和对现实的感慨。琵琶声与四弦相比,更显得凄清而哀怨,它如同散落的珠玉撞击铃铛,发出细碎而又连绵不绝的音响。诗人通过这种声音传达出一种悲凉和孤独的情感。
"指底商风悲飒飒"一句,形象地描绘了琵琶声中的哀伤之情,如同商调中的悲曲般令人感到心中涟漪。"舌头胡语苦醒醒"则是说这种声音如同异域的语言,让人听了不仅难以入睡,甚至连梦想都被唤醒,感受到了生活中的苦楚。
诗人的情感随着琵琶声而起伏,他开始怀念古时的都尉和京城,甚至是那位厌恶边塞战乱的明妃。这里通过历史人物的情感共鸣,表达了自己对于往昔时光的无尽思念。
最后两句"迁客共君想劝谏,春肠易断不须听"则是诗人向朋友倾诉自己的心声,但在春天这种情感尤为脆弱,不必深究。这里传达了对友人的依赖和对过去美好时光的珍惜。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琵琶之声,表达了诗人对于历史、文化和个人记忆的深刻怀念,以及在春日里这种情感的复杂交织。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柳枝词咏篙水溅妓衣
半额微黄金缕衣,玉搔头袅凤双飞。
从教水溅罗裙湿,还道朝来行雨归。
薄幸·眼波横秀
眼波横秀。
乍睡起、茸窗倦绣。
甚脉脉、阑干凭晓,一握乱丝如柳。
最恼人、微雨慳晴,飞红满地春风骤。
记帕折香绡,簪敲凉玉,小约清明前后。
昨梦行云何处,应只在、春城迷酒。
对溪桃羞语,海棠贪困,莺声唤醒愁仍旧。
劝花休瘦。
看钗盟再合,秋千小院同携手。
回文锦字,寄与知他信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