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色随山迥,河声入海遥。
- 拼音版原文全文
秋 日 赴 阙 题 潼 关 驿 楼 唐 /许 浑 红 叶 晚 萧 萧 ,长 亭 酒 一 瓢 。残 云 归 太 华 ,疏 雨 过 中 条 。树 色 随 山 迥 ,河 声 入 海 遥 。帝 乡 明 日 到 ,犹 自 梦 渔 樵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残云(cán yún)的意思:指被风吹散的云彩,比喻已经逝去或消失的事物。
长亭(cháng tíng)的意思:指长亭,是古代道路上的休息站,也是旅人告别亲友的地方。成语“长亭”比喻离别的场景或情景。
帝乡(dì xiāng)的意思:指帝王的故乡,也可指非常美好的地方。
过中(guò zhōng)的意思:指过分中肯,恰到好处。
红叶(hóng yè)的意思:指秋天枫叶变红,形容景色美丽壮观。
明日(míng rì)的意思:指事物的光辉或美好只是短暂的,转瞬即逝。
树色(shù sè)的意思:指树木的颜色或树木的形象。
太华(tài huá)的意思:形容事物华丽、壮丽、美好。
萧萧(xiāo xiāo)的意思:形容风声、树叶等发出的声音,也可形容草木凋零、寂静无声。
一瓢(yī piáo)的意思:形容数量极少或程度极轻。
犹自(yóu zì)的意思:仍然、依然
渔樵(yú qiáo)的意思:渔樵是一个由两个词组成的成语,分别是“渔”和“樵”。渔指的是捕鱼,樵指的是伐木。渔樵的基本含义是指人们从事渔业和樵业的生活。
云归(yún guī)的意思:指云雾逐渐散去或消失。
中条(zhōng tiáo)的意思:中条是指割去两头,只留中间一段。比喻事物或人的优秀部分。
- 注释
- 红叶:晚秋的红叶。
萧萧:形容落叶声。
长亭:古代路边供行人休息的亭子。
酒:酒。
瓢:舀酒的器具。
残云:剩下的云朵。
太华:指西岳华山。
疏雨:稀疏的雨点。
中条:山西中部的山脉。
树色:山中的树色。
山迥:山势遥远。
河声:黄河的水声。
海遥:大海遥远。
帝乡:京都,皇帝居住的地方。
明日:明天。
梦渔樵:梦见渔夫和樵夫,隐居生活。
- 注释2
阙:指长安;潼关,在今陕西省潼关县。太华:太华山,即西岳华山,在今陕西省华阴县。中条:中条山,在今山西省永济县东南。
- 翻译
- 红叶在傍晚飘落,长亭边独自饮酒一瓢。
残余的云彩归向太华山,稀疏的雨点掠过中条岭。
树木的颜色随着山势远去,黄河的涛声融入遥远的大海。
明天就要到达都城了,我仍然梦中渔樵生活。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秋旅行的画面,诗人以独特的情怀和视角捕捉到了自然界在秋天的变迁。"红叶晚萧萧"中,"萧萧"形容了落叶飘零的声音,给人一种凄清而又柔和的感觉,表现出诗人对秋色之美的感慨。
"长亭酒一瓢"则透露出诗人在旅途中的小憩与享受。这不仅是对物质生活的一种满足,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从容与豁达。这里的"长亭",往往是古代行旅中休息的地方,而"一瓢酒"则增添了一丝闲适自在的情趣。
"残云归太华,疏雨过中条"两句,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写,展示了诗人眼中的秋天风光。"残云"给人以飘逸之感,而"太华"则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山脉之一,这里用来形容高峻与壮丽;"疏雨过中条"则描绘了秋日雨景,既有季节的转换,也映射出诗人行走中的真实感受。
"树色随山迥,河声入海遥"两句,更深层次地展现了自然之美与诗人的情怀。"树色随山迥"中,"迥"字形容了山势的连绵不绝,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空间的延伸;而"河声入海遥"则以声音的形式,表达出自然景观的辽阔与无垠。
最后两句"帝乡明日到,犹自梦渔樵"中,"帝乡"指的是帝都,即首都,这里可能是指长安;"明日到"则表明诗人即将到达目的地,但心中仍然沉醉于沿途的风光与情怀。"犹自梦渔樵"则透露出诗人内心的宁静和对田园生活的向往,"渔樵"在古代文学中常用来形容隐逸的生活。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描写,将秋天的景色与诗人的情感交织在一起,展现了诗人对于旅行、自然和人生的独特感悟。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