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者春即潦,根黄苗半枯。
哀哉㷀㷀民,食将近夺乎。
见高固少慰,见下增忧吁。
饼饵(bǐng ěr)的意思:指虚假的诱饵或欺骗的手段。
博施(bó shī)的意思:慷慨施舍,广泛施恩
不一(bù yī)的意思:不相同;不一致
不抵(bù dǐ)的意思:不值得;不相当;不够
仓储(cāng chǔ)的意思:指储备、保存货物或粮食的地方。也比喻储备、保存某种资源或知识。
蠹役(dù yì)的意思:指被蛀虫侵害,比喻受到摧残和掠夺。
顿尔(dùn ěr)的意思:突然、忽然
高下(gāo xià)的意思:比较两个或多个人或事物的优劣,判断谁高谁低。
将近(jiāng jìn)的意思:接近,差不多
可望(kě wàng)的意思:有希望实现的愿望或期待。
民艰(mín jiān)的意思:指民众艰苦困难的生活状况。
青黄(qīng huáng)的意思:指年轻人的气色好,精神饱满的状态。
夏五(xià wǔ)的意思:指夏季的第五天,也用来形容时间过得非常快。
役徒(yì tú)的意思:指被迫做苦力,受人摆布,没有自由的人。
足食(zú shí)的意思:指吃饱了饭,解决了温饱问题。
这首诗描绘了清朝乾隆年间,麦田因灾荒而遭受的严重损失,反映了当时社会底层百姓生活的艰辛与困苦。
首句“麦田状不一,高下顿尔殊”描绘了麦田的景象,高低不平,暗示了自然环境的差异对作物生长的影响。接着,“高可望饼饵,灾后口聊糊”描述了高处麦田的情况,虽然可以期待收获饼饵,但在灾荒之后,只能勉强充饥,体现了灾后的艰难生活。
“下者春即潦,根黄苗半枯”则转向低洼地带的麦田,春季雨水过多导致涝灾,使得这些地区的麦苗根部发黄,生长情况不佳。接下来,“哀哉㷀㷀民,食将近夺乎”表达了对受灾民众的深切同情,食物即将耗尽,生活陷入绝境。
“加赈至夏五,仓储嗟无馀”指出在灾情发生后,政府虽有赈济措施,但到了夏季五月份时,仓库中的粮食已经所剩无几。这反映了赈济资源的有限和分配的困难。
“博施古已难,况多蠹役徒”表达了施救行动的难度,即使在古代就难以实现广泛的救助,更何况还要面对贪污腐败的官吏。这揭示了社会管理与资源分配的问题。
最后,“岂如接青黄,各为足食谋。见高固少慰,见下增忧吁。慰不抵忧多,民艰纷跸涂”总结了全诗的主题,提出了一种理想化的解决方案——希望政府能够适时调整政策,确保不同地区都能得到足够的粮食供应,以缓解民众的困境。然而,实际操作中,这种理想化的愿望往往难以实现,民众的生活依然充满忧虑和艰难。
整首诗通过生动的场景描绘和情感表达,深刻反映了清代社会底层人民在自然灾害面前的无助与痛苦,以及政府在救灾过程中面临的挑战和局限性。
吾闻四老商山隅,采芝茹草歌唐虞。
一朝片言翼汉室,九鼎垂覆只手扶。
又闻橘中有二叟,其乐不在商山后。
乾坤不改日月长,局棋相对何胜负。
商君元是商山英,种橘作所名以称。
云根三秀青草暗,州外千头红照明。
拂衣石竹岩前月,跃马黄金台上雪。
九重楼阁虎关深,万里风云鹏路阔。
玉堂仙侣知己多,朅来天上听鸣珂。
白袍簪笔立温室,金匮细简登銮坡。
新丰斗酒歌一曲,御沟十见柳条绿。
燕霜已敝季子裘,洛水谁推贾生毂。
高堂归去鹤发新,袖有薇檄堪娱亲。
人生出处贵适志,官秩崇卑何足论。
三华洞口山如戟,日倚长松看秋色。
杏边瑟罢石坛香,藻畔墨馀池水黑。
我生江海气不除,十年书剑游清都。
明时漫学采芝隐,壮来拟遂攀桂图。
作诗赠君忆畴昔,汗漫相期须努力。
明朝携手钓龙台,云绕三神天咫尺。
《赠商橘所》【明·林弼】吾闻四老商山隅,采芝茹草歌唐虞。一朝片言翼汉室,九鼎垂覆只手扶。又闻橘中有二叟,其乐不在商山后。乾坤不改日月长,局棋相对何胜负。商君元是商山英,种橘作所名以称。云根三秀青草暗,州外千头红照明。拂衣石竹岩前月,跃马黄金台上雪。九重楼阁虎关深,万里风云鹏路阔。玉堂仙侣知己多,朅来天上听鸣珂。白袍簪笔立温室,金匮细简登銮坡。新丰斗酒歌一曲,御沟十见柳条绿。燕霜已敝季子裘,洛水谁推贾生毂。高堂归去鹤发新,袖有薇檄堪娱亲。人生出处贵适志,官秩崇卑何足论。三华洞口山如戟,日倚长松看秋色。杏边瑟罢石坛香,藻畔墨馀池水黑。我生江海气不除,十年书剑游清都。明时漫学采芝隐,壮来拟遂攀桂图。作诗赠君忆畴昔,汗漫相期须努力。明朝携手钓龙台,云绕三神天咫尺。
https://www.xiaoshiju.com/shici/84167c699f82c498196.html
崇兰被堂下,积雪满墙阴。
以彼洁白姿,契此贞固心。
芳馨曾不改,凛洌信能任。
君子尚贞白,轩居幽以深。
因之发清啸,起坐弹鸣琴。
一弹猗兰曲,再鼓白雪吟。
萧艾纷盈室,尘土遮满襟。
愿子留深意,千载返淳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