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高临古郡,天小入江波。
更增游岳思,昨有寺僧过。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徐照的《游潇东和徐文渊》,描绘了作者在潇湘东部的自然游历。首句“天吏今如隐”,以“天吏”暗指自然界的神秘力量,暗示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意境。接下来的“相随步野坡”则写出诗人悠然漫步的情景,流露出闲适之情。
“山高临古郡,天小入江波”两句,通过描绘山势高峻和天空倒映在江面的景象,展现出壮丽的自然风光,同时也寓含着时空的深远感。诗人运用“高”、“小”二字,对比鲜明,富有画面感。
“香草春生遍,幽禽暮见多”进一步描绘春天的气息和生机,香草丛生,傍晚时分还能见到许多幽静的飞禽,增添了宁静与生机的韵味。
最后,“更增游岳思,昨有寺僧过”表达了诗人游历山水后对寺庙僧侣的怀念,以及由此引发的对禅意生活的思考。整首诗以自然景色为背景,融入了诗人的情感体验,展现了宋代文人士大夫的闲适与哲思。
长安日已远,蜀道胡尔难。
恋恋佳儿心,夜夜梦中还。
一命得取道,万里谁当关。
去时年少行,惊见毛发斑。
母寿古亦稀,儿归良独艰。
菊花酿露魄,豸绣明春颜。
东望拜天子,南国方威蛮。
九阪须叱驭,四牡行歌还。
春来三月好,景足四郊中。
豁豁羁怀放,骙骙马首东。
林深藏鸟语,香远送花风。
缓辔真如意,当途肯叹穷。
远山青掩霭,短草绿蒙茸。
思入兰亭妙,诗嫌谢老工。
洗觥钱换酒,侧帽鬓垂蓬。
野气迷坰坞,茅檐接大空。
感时谁可后,忧世我当雄。
百亩全无种,春饥未卜丰。
杜鹃桥上过,休遇洛阳翁。
山居二十年,未见蓬莱客。
秋暮邂逅君,文彩甚彪赫。
因读治安策,所拟吻不隔。
西游遇中道,探囊出素册。
琼瑰射人目,殊会杳今昔。
再拜睹宸章,炳烁照光宅。
叹君英妙时,丁此滂沛泽。
宛如闻都俞,依稀见傅说。
握手私谓君,丈夫志已获。
尚宜践所陈,与世为表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