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6日(农历三月十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三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莞草·其三》
《莞草·其三》全文
明 / 卢祥   形式: 四言诗

宜簟宜席,资民之食。邑之攸名,实维伊昔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伊昔(yī xī)的意思:指过去的时光,往事。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莞草在生活中的重要用途,以及它对地方名称的贡献,充满了对自然与人类生活和谐共存的赞美。

“宜簟宜席”,开篇即点明莞草适合制作竹席和坐垫,体现了其在日常生活中的实用价值。“资民之食”,进一步强调莞草是民众饮食的重要来源之一,展现了其在农业经济中的地位。

“邑之攸名,实维伊昔”,通过提及地方名称的由来,暗示莞草自古以来就在当地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不仅为人们提供了物质上的支持,也深深融入了地方的历史文化之中。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生动地展现了莞草作为自然资源对人类社会的贡献,以及它在地方文化传承中的独特地位,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与人类生活之间和谐关系的深刻理解与赞美。

作者介绍

卢祥
朝代:明

(1403—1468)明广东东莞人,字仲和。正统七年进士。授南京礼科给事中,多有论劾。以言事谪蒲州判官。天顺初擢礼科都给事中,官至右佥都御史巡抚延绥,有守边功。以升迁为吏部所沮,遂归。有《行素集》。
猜你喜欢

淳熙四年六月二十七日登大峨之巅一名胜峰山佛书以为普贤大士所居连日光相大现赋诗纪实属印老刻之以为山中一重公案

胜峰高哉摩紫青,白鹿导我登化城。

住山大士喜客至,兜罗布界缤相迎。

圆景明晖倚云立,艴如七宝庄严成。

一光未定一光发,中有墨像随心生。

白毫从地插空碧,散烛象纬天龙惊。

夜神受记亦修供,照世洞然千百灯。

明朝银界混一白,咫尺眩转寒凌兢。

天容野色鯈开闭,惨澹变化愁仙灵。

人言六通欲大现,洗山急雨如盆倾。

重轮叠采印岩腹,非烟非雾非丹青。

我与化人中共住,镜光觌面交相呈。

前山忽涌大圆相,日围月晕浮青冥。

林泉草木尽含裹,是则名为普光明。

言词海藏不胜赞,北峰复有金桥横。

众慈久立佛事竟,一尘不起山竛竮。

向来无法可宣说,为问有耳如何听。

我本三生同行愿,随缘一念犹相应。

此行且复印心地,衣有宝珠奚外营。

题诗说偈作公案,亦使来者知吾曾。

神通佛法须判断,一任热碗春雷鸣。

(0)

妃子园

露叶风枝驿骑传,华清天上一嫣然。

当时若识陈家紫,何处蛮村更有园。

(0)

早衰

早衰头脑已冬烘,信拙心情似苦空。

僚旧姓名多健忘,家人长短总佯聋。

一窗煖日棋声里,四壁寒灯药气中。

晚景只消如此过,不堪拈出教儿童。

(0)

自晨至午起居饮食皆以墙外人物之声为节戏书四绝·其三

北砦教回挝鼓远,东禅饭熟打钟频。

小童三唤先生起,日满东窗煖似春。

(0)

谢黄惣太博见示文集

松桂有嘉色,不与众芳期。

金石有正声,讵将群响随。

君子著雅言,以道不以时。

仰止江夏公,大醇无小疵。

孜孜经纬心,落落教化辞。

上有帝皇道,下有人臣规。

邈与圣贤会,岂以富贵移。

谁言荆棘滋,独此生兰芝。

谁言蛙黾繁,独此蟠龙龟。

岂徒一时异,将为千古奇。

愿此周召风,达我尧舜知。

致之讽谏路,升之诰命司。

二雅正得失,五典陈雍熙。

颂声格九庙,王泽及四夷。

自然天下文,不复迷宗师。

(0)

依韵答梁坚运判见寄

蔽野旌旗色,满山笳吹声。

功名早晚就,裴度亦书生。

(0)
诗词分类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诗人
蒋春霖 霍韬 田锡 谭处端 刘黻 贾似道 文廷式 程垓 林旭 舒亶 张九龄 真德秀 纪昀 范浚 郝经 鲍溶 吴均 黎廷瑞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