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迷七夕》全文
- 鉴赏
这首诗名为《云迷七夕》,是明代诗人谢贶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诗人描绘了云雾遮蔽银河的景象,以此象征七夕节的神秘与浪漫。诗中蕴含着对人间巧思的反思,以及对过去行为的悔意,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人类情感的深刻洞察。
首句“仙驭无心下界过”,以“仙驭”比喻天上的神仙或自然界的神秘力量,表达这些超凡的存在无意间穿越人间,暗示了一种超越世俗的超然境界。接着,“故将云雾捲银河”一句,生动地描绘了云雾翻滚,遮蔽了璀璨银河的景象,营造出一种梦幻而神秘的氛围。这里,云雾不仅是一种自然现象的描述,也象征着人间的复杂情感和世事的变幻莫测。
“似怜人世多呈巧,悔却从前巧与多”两句,是全诗的核心思想所在。诗人似乎在说,自然界的云雾仿佛理解人间的巧妙与复杂,甚至因此而感到后悔,后悔曾经给予人间过多的机巧与算计。这种反思,既是对自然界的拟人化表达,也是对人类社会中过度追求智巧、忽视情感真挚的隐喻。诗人通过这一形象,表达了对简单纯粹情感的向往,以及对复杂人际关系中失去真我、迷失自我的深深忧虑。
整首诗以自然景象为载体,寓言式地探讨了人类社会中的情感与道德问题,展现了诗人对生活哲理的深刻思考。通过云雾与银河的对比,诗人巧妙地传达了对人间情感的赞美与对复杂世态的反思,使得这首诗既有浪漫的诗意,又富含哲理的深度。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八月十五夜雨中微有月色
雨色今夜别,映门白鲜鲜。
隃知万古月,自在最高天。
天高无阴晴,月亦无亏圆。
中间隔云雾,顷刻变态千。
惟当自作乐,上界岂我怜。
接竹风撼郭,倒尊水号川。
狂歌眺渺莽,恐有浮槎仙。
送王成叟先生访丁子植
老懒无拘检,一年身耐贫。
还思温岭去,别我苦吟人。
柳色行三月,雩风浴暮春。
旧时同学友,迎拜绿袍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