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昌甫题徐仙民诗集因和韵两篇·其一》
《昌甫题徐仙民诗集因和韵两篇·其一》全文
宋 / 韩淲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断自晚唐后,人人尽做诗。

生前由我集,名后得谁碑。

眇眇三灵见,萧萧一叶知。

山林覆土,若奠替芳卮。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眇眇(miǎo miǎo)的意思:形容非常微小、渺小。

人人(rén rén)的意思:指每个人都具备某种特质或状态。

三灵(sān líng)的意思:指人的精神、意志、思想的活跃和敏捷。

山林(shān lín)的意思:指山和林木,表示山林之间的景色或山林中的生态环境。

生前(shēng qián)的意思:指某人在去世前的时期,通常用于形容人在临终前的状态或行为。

晚唐(wǎn táng)的意思:指唐朝末年的时期。

萧萧(xiāo xiāo)的意思:形容风声、树叶等发出的声音,也可形容草木凋零、寂静无声。

一叶(yī yè)的意思:形容人或事物的变化或转折。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韩淲所作的《昌甫题徐仙民诗集因和韵两篇(其一)》。诗中表达了对诗歌创作与流传的深思。

首句“断自晚唐后,人人尽做诗”点明了从晚唐开始,诗歌创作逐渐普及,几乎人人皆能吟诗作赋。这种现象反映了诗歌在社会中的广泛影响和普及程度。

接着,“生前由我集,名后得谁碑”则探讨了诗歌创作与流传之间的关系。诗人认为,一个人在生前可能只是通过自己的集子来保存和传播作品,而死后,这些作品是否能得到后人的认可和纪念,则难以预料。这体现了对诗歌价值和命运的深刻思考。

“眇眇三灵见,萧萧一叶知”运用了象征手法,以“三灵”和“一叶”为意象,暗示了诗歌对人心灵的触动和对自然界的反映。三灵可能指的是天地人三才,一叶则代表了自然界的一个微小部分,通过这两者,诗人表达了诗歌能够触及人心深处,也能反映自然之美。

最后,“塔山林覆土,若奠替芳卮”则是对诗歌地位的隐喻。塔山林覆土象征着诗歌被遗忘或埋没,而“若奠替芳卮”则比喻为如果有人为诗歌设立祭坛,就能让其香气永存。这里表达了诗人对诗歌价值的肯定和对后世传承的期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诗歌创作、流传与价值的反思,展现了诗人对文学艺术的深刻理解与独到见解。

作者介绍
韩淲

韩淲
朝代:宋   字:仲止   号:涧泉   生辰:biāo)(1159—1224

韩淲(biāo)(1159—1224)南宋诗人。字仲止,一作子仲,号涧泉,韩元吉之子。祖籍开封,南渡后隶籍信州上饶(今属江西)。从仕后不久即归,有诗名,著有《涧泉集》。淲清廉狷介,与同时知名诗人多有交游,并与赵蕃(章泉)并称“二泉”。著作历代书目未见著录。史弥远当国,罗致之,不为少屈。人品学问,俱有根柢,雅志绝俗,清苦自持,年甫五十即休官不仕。嘉定十七年,以时事惊心,作甲申秋三诗,得疾而卒,年六十六。 
猜你喜欢

和渊明杂诗七首·其五

蔼蔼王朝士,谋国如苞桑。

良谷非不多,焉用存秕糠。

忾昔宣尼子,栖栖亦绝粮。

鼎烹不足致,时运有阴阳。

义命倘如此,饥来非所伤。

白云思故都,皎月明东方。

安得夙心人,共此今夜觞。

(0)

郊斋次紫岩冢宰韵·其一

禁城杨柳欲垂丝,圣主亲将大辂时。

云拂紫宫双彩佩,日临黄道几华旗。

条风拟应人多福,瑞雪先占岁不饥。

遥想穆清通帝德,五方灵贶九重知。

(0)

伤亲诗·其三

金风既戒秋,城空月出早。

砧杵西江鸣,寒声发孤小。

贱子不愿听,谁肯为辍捣。

万户一片月,何以分恶好。

仰昐石楠树,中夜落飞鸟。

(0)

冬夜书左氏壁

儿孙长大眼中来,岁晏天深觅数杯。

半夜寒温灰里火,百年灾异雪中雷。

事如有种生难了,钱已无神去不回。

相见官梅颜亦厚,东风又作一番开。

(0)

春词·其四

独语流莺春乐章,梨花叶底酒洸洸。

百年已割半生去,一岁无如二月长。

(0)

不寐·其三

残烛三更黑蕊,白斋四壁玄霜。

口论庾廪虚实,脚揣衿稠短长。

(0)
诗词分类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诗人
曹伯启 宋伯仁 冯山 李处权 赵长卿 释智圆 凌义渠 丘葵 奕绘 释慧远 黎贞 李宪噩 周之琦 杨玉衔 释绍嵩 释慧开 邝露 梁有誉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