错计浪随云出岫,感君能遣雨催诗。
- 拼音版原文全文
和 周 元 吉 左 司 梦 归 之 韵 宋 /杨 万 里 半 似 清 狂 半 白 痴 ,不 须 人 笑 我 心 知 。烟 霞 平 日 真 成 癖 ,山 水 中 年 却 语 离 。错 计 浪 随 云 出 岫 ,感 君 能 遣 雨 催 诗 。居 然 唤 起 还 家 梦 ,橘 剌 藤 梢 隔 槿 篱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白痴(bái chī)的意思:指智商低下、愚笨无知的人。
半白(bàn bái)的意思:指事情没有完全做好,留下了一部分问题或瑕疵。
不须(bù xū)的意思:不必,不需要
成癖(chéng pǐ)的意思:指某种不良习气或嗜好已经成为人的固定习惯。
出岫(chū xiù)的意思:指人物出山,开始活动或发挥才能。
还家(huán jiā)的意思:指离开家乡一段时间后归来。
唤起(huàn qǐ)的意思:唤醒、引起、激发
居然(jū rán)的意思:表示事情出乎意料、超乎想象,常常带有一定的惊讶、不可思议的意味。
槿篱(jǐn lí)的意思:指篱笆上长满了槿花,比喻善良、淳朴、纯洁的品质。
平日(píng rì)的意思:指平常、日常,表示平时的状态或行为。
山水(shān shuǐ)的意思:指自然风景,也用来形容艺术作品或人物的美丽和高尚。
心知(xīn zhī)的意思:指内心深处明白、体会到的事情或道理。
烟霞(yān xiá)的意思:指山间的烟雾和霞光,用来形容美丽的景色。
真成(zhēn chéng)的意思:真实地成为,完全成为
中年(zhōng nián)的意思:指年龄在40岁至60岁之间的人。
- 注释
- 半似:一半像。
清狂:清醒的疯子。
白痴:白痴。
不须:无需。
人笑:他人嘲笑。
烟霞:自然景象,如烟雾和云霞。
癖:沉迷。
山水:自然山水。
语离:感叹离别。
错计:错误的计算。
浪随:随意跟随。
云出岫:云雾出山。
遣雨:引发雨水。
居然:竟然。
唤起:唤醒。
还家梦:回家的梦想。
橘刺:橘树的刺。
藤梢:藤蔓的梢头。
槿篱:篱笆。
- 翻译
- 一半像清醒的疯子一半像白痴,无需他人嘲笑我心里明白。
平日里沉迷于烟霞,中年却感叹山水间的离别。
错误地计算着跟随云雾出山,感激你能让雨水激发我的诗情。
这使我突然产生了回家的梦想,隔着篱笆能看到橘树和藤蔓在槿篱旁。
- 鉴赏
这首诗是南宋诗人杨万里所作,和周元吉的《左司梦归》之韵。诗中表现了诗人对自然景物的深厚情感,以及他内心世界的独特体验。
“半似清狂半白痴,不须人笑我心知。”这两句表达了一种超然世俗、自在飞扬的心态,诗人似乎在说,他自己的心境,只有自己最清楚,无需外人的理解或评价。
“烟霞平日真成癖,山水中年却语离。”这里,“烟霞”和“山水”都是自然景物的代称,表明诗人对这些自然美景有着浓厚的情感。这种情感积淀已久,以至于成为一种习惯或癖好。同时,“山水中年却语离”则透露出诗人与这些景物之间既有亲密感,又有一种超越世俗的孤独感。
“错计浪随云出岫,感君能遣雨催诗。”这两句描绘了一幅诗人在大自然中的写作情景。诗人似乎在说,他曾错误估计了自己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但最终还是被自然所吸引,甚至能从中汲取创作的灵感。
“居然唤起还家梦,橘刺藤梢隔槿篱。”最后两句则表达了一种对远方家园的怀念之情。诗人在大自然中似乎被某些事物触动,唤醒了他对家乡的美好记忆,而“橘刺藤梢”等意象,则营造出一幅温馨而又隔绝的画面。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内心世界的抒发,展现了诗人独特的情感体验和艺术追求。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香山对月
对月最宜秋,此言良不易。
已去三之二,流光迅过隙。
云卧有夙志,月宿乃今昔。
是境复是时,诚哉不易获。
纵未满尖角,已自悬半璧。
清光不可扪,峭冷谁能迫。
山静鹤声畅,风定泉影白。
松竹无改节,亦复银云碧。
妙参无色天,安得心神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