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5日(农历三月廿八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再赋孔雀鹦鹉二首·其二》
《再赋孔雀鹦鹉二首·其二》全文
宋 / 李纲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学语鹦雏羽渐成,掌中取食绝猜惊

笼宽得遂朋从志,春晓初闻客到声。

赋就襧衡文不点,杓随李白饮如鲸。

远携休叹殊方去,我亦随缘此生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白饮(bái yǐn)的意思:白白地喝酒或吃饭,没有别人陪伴。

猜惊(cāi jīng)的意思:形容人的心神不定,猜测害怕。

春晓(chūn xiǎo)的意思:春天的早晨

此生(cǐ shēng)的意思:指一生、一世、终身。表示此生的时间范围,强调某种情感或决心将会贯穿整个人生。

衡文(héng wén)的意思:指文章、言辞等内容丰富、有衡量价值的文辞。

李白(lǐ bái)的意思:形容人才出众、才华横溢,也指诗词写得好。

朋从(péng cóng)的意思:指朋友或同伴。

殊方(shū fāng)的意思:特殊的方法或途径

随缘(suí yuán)的意思:顺从自然的安排,不强求,顺其自然。

学语(xué yǔ)的意思:学习语言,掌握语言技能。

掌中(zhǎng zhōng)的意思:指完全掌握、控制某事物。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鹦鹉的成长与习性,以及它在不同情境下的表现。开篇以“学语鹦雏羽渐成”起笔,形象地描述了鹦鹉从幼小到逐渐成长的过程,羽毛丰满,学习说话。接着“掌中取食绝猜惊”,展现了鹦鹉在人类手中获取食物时的自然反应,没有丝毫的惊恐,表现出其适应人类环境的能力。

“笼宽得遂朋从志,春晓初闻客到声”两句,进一步描绘了鹦鹉在宽敞的笼子里与同伴相处的情景,以及清晨听到访客到来时的反应,体现了它的社交性和对环境的敏感度。

“赋就襧衡文不点,杓随李白饮如鲸”这两句运用典故,以“襧衡”和“李白”为喻,分别形容鹦鹉的文采和饮酒豪放的形象,生动有趣,展现了鹦鹉的个性特点。

最后,“远携休叹殊方去,我亦随缘得此生”表达了诗人对鹦鹉随遇而安的生活态度的赞赏,同时也流露出诗人自己随缘处世的人生哲学。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鹦鹉的生活状态和性格特征,同时也融入了诗人的情感和哲思,是一首富有生活情趣和深意的作品。

作者介绍
李纲

李纲
朝代:宋   字:伯纪   号:梁溪先生   生辰:1083年-1140年2月5日

李纲(1083年7月27日-1140年2月5日),字伯纪,号梁溪先生,常州无锡人,祖籍福建邵武。两宋之际抗金名臣,民族英雄。宋徽宗政和二年(1112年),李纲登进士第,历官至太常少卿。宋钦宗时,授兵部侍郎、尚书右丞。靖康元年(1126年)金兵入侵汴京时,任京城四壁守御使,团结军民,击退金兵。但不久即被投降派所排斥。宋高宗即位初,一度起用为相,曾力图革新内政,仅七十七天即遭罢免。
猜你喜欢

和刘尉赤岸上巳·其二

采兰时节近清明,朝野欢娱值太平。

坦率从来如庾亮,穷愁素不学虞卿。

三年阳渚成何事,一觉邯郸悟此生。

把酒花前须醉倒,肯教风雨落繁英。

(0)

亶甫寄示庐山高药名诗亦作一首奉酬不犯唱首兼用本字更不假借

噫戏庐山乎高哉,山连大江势横绝,虎卷龙拿起霜雪。

五湖七泽泻波来,百穿千孔吞吐成云雷。

其上自有飞瀑水,白如一疋练,半天河汉倾崔嵬。

苍苍石壁插空翠,漠漠云华自开闭。

水甘松香涧谷深,黄精枸杞生成林。

地无虎狼毒草木,但闻仙童玉女语笑之清音。

君不见当时匡续断世故,结庐莽草无寻处。

又不见渊明无心五斗米,石床醉卧呼不起。

真君种杏人获生,远公白莲开玉英。

松肪柏实皆可饱,何必皓露栖金茎。

我欲攀崖采紫芝,道中逢仙一问之。

接余之手生虹蜺,昆崙太室相追随。

玄台绛阙恣远游,旁通三岛逮十洲。

柯消石烂未肯休,千秋万岁一瞑目,下视尘世如蜗牛。

(0)

再赋·其一

楚泽兰纫佩,廉泉水洗心。

荷锄通草径,戴笠钩藤阴。

欲蚤休陈事,须甘遂陆沈。

谩呈诗藁本,李杜若知音。

(0)

因来诗有题桥之句呈陆农师·其一

土壅沙培种海棠,木阴池径要深藏。

臧文窃位人多笑,犬子题桥君未忘。

心嗜黄柑聊小擘,手拈红叶又成章。

早莺归燕催时节,即泛金英醉菊堂。

(0)

独夜

徘徊想此夜,夜长犹未眠。

出门还复入,无语月空圆。

(0)

十月旦怀梦锡

去岁开炉郡中起,芙蓉幕下醉相邀。

今年两事俱萧索,白日孤城转寂寥。

缘饰新茶烹小凤,咨嗟名画展苍雕。

长篇藁出依然在,千里思君不可招。

(0)
诗词分类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诗人
胡深 徐俨夫 李元纮 石涛 高斌 刘安世 蒋瑎 姜宸英 珠帘秀 高崇文 丁立诚 皇甫谧 曾允元 张巡 源乾曜 于志宁 陈瑸 诸葛恪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