砚取汉庙瓦,谁恤汉庙隳。
重古一如此,吾今对之悲。
既宝若圭璧,未知为用时。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梅尧臣所作,题为《忠上人携王生古砚誇余云是定州汉祖庙上瓦为之因作诗以答》。诗中,诗人通过砚台这一物象,表达了对历史遗迹的感慨和对古物价值的思考。
"砚取汉庙瓦",开篇即点出砚台的来历,暗示其历史悠久,来自汉代庙宇,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谁恤汉庙隳",则表达了对庙宇衰败的惋惜,以及对历史沧桑的感叹,反映出诗人对文物保护的忧虑。
"重古一如此",进一步强调了对古代文物的尊重,同时也揭示了古人对待历史的态度。"吾今对之悲",诗人面对这承载历史的砚台,不禁生出悲凉之情,流露出对时光流逝、人事变迁的感慨。
"既宝若圭璧",将砚台比喻为珍贵的圭璧,形容其价值如同稀世珍宝。然而,"未知为用时",诗人又提出疑问,这样的珍品在现代社会中究竟有何实际用途,是否被真正珍视和传承。
整首诗通过砚台这一载体,寓言式地探讨了历史遗产的价值和意义,既有对过去的怀念,也有对现实的反思,体现了梅尧臣深厚的文学功底和人文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