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岩仰老见和复酬前韵七首·其三》全文
- 注释
- 生死之徒:指具有特殊能力或处于生死关键时刻的人。
六与七:可能象征着某种等级或者顺序。
群生:众多的生命。
愈疾:治愈疾病。
心如秋月:比喻心境清澈如秋夜的月亮。
碧潭空:形容内心平静无杂念。
深闭岩扉:紧闭的山门,象征隐居或静修。
方表悉:才显露出全部,表达彻底。
- 翻译
- 生死边缘的第六和第七人,能够拯救众生,治愈疾病。
心灵如秋天明净的潭水,空灵清澈,只有在深深关闭的山门后才能完全展现。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曹勋所作的《瑞岩仰老见和复酬前韵七首》中的第三首。诗中,诗人以生死轮回的观念为背景,将"六与七"视为生死之间的数字,表达了对生命救赎和疗愈的深刻思考。"心如秋月碧潭空"运用了比喻,将人心比作清澈如秋月映照的碧潭,寓意心境的宁静与空灵。"深闭岩扉方表悉"则进一步强调只有在内心深处静观,才能真正理解和体验生命的真谛。整体上,这首诗体现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沉思和对修行境界的追求。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戴子卖衣买粟
昔日豪华子,挥金如粪泥。
举箸常千命,山海罗珍奇。
宾客归必醉,僮仆厌甘肥。
一朝窜绝域,无食但解衣。
解衣衣复贱,粒米如玉饴。
身口择所急,未寒先疗饥。
己饥尚可忍,所苦妻与儿。
老僧有破衲,朝夕幸得披。
仰面看皇天,霜雪不能飞。